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一下·大庆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景公信用谗佞,赏无功,罚不辜。晏子曰:“臣闻明君望圣人而信其教,不闻听谗佞以诛赏。今与左右相说颂也,曰:“比死者勉为乐乎!吾安能为仁而愈民耳矣?臣闻古者之士可与得之不可与失之可与进之不可与退之。臣请逃之矣。”遂鞭马而出。公使韩子休追之,曰:“孤不仁,悔不能顺教,以至此极,夫子休国焉而往,寡人将从而后。”晏子遂鞭马而返。景公有男子五人,所使傅之者,皆有车百乘者也,子为一焉。公召其曰:“勉之!将以而所傅为太子。”及晏子,晏子辞曰:“君命其臣,臣据其肩以尽其力,敢不勉乎!今有之家,此一国之权臣也,人人以君命命之曰:‘将以而所傅为太子。’此离树别党,倾国之道也。婴不敢受命,愿君图之!”景公疥且疟,期年不已。召会谴、梁丘据、晏子而问焉,曰:“寡人之病病矣,使史固与祝佗巡山川宗庙,牺牲珪璧,莫不备具,数其常多先君桓公,桓公一则寡人再。病不已,滋甚,予欲杀二子者以说于上帝,其可乎?”会谴、梁丘据曰:“可。”晏子不对。公曰:“晏子何如?”晏子曰:“君以祝为有益乎?”公曰: “然。”“若以为有益,则诅亦有损也。君疏辅而远 , 忠臣拥塞,谏言不出。臣闻之,近臣默,远臣喑,众口铄金。今自聊、摄以东,姑、尤以西者,诅君于上帝者多矣。一国诅,两人祝,虽善祝者不能胜也。且夫祝直言情,则谤吾君也;隐匿过,则欺上帝也。上帝神,则不可欺;上帝不神,祝亦无益。愿君察之也。不然,刑无罪,夏、商所以灭也。”公曰:“善解予惑,加冠!” 

     (节选自《晏子春秋》)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臣闻古者A之士B可与C得之D不可与E失之F可与进之不G可与退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晏子谏曰”的“谏”是指“规劝君主改正错误”,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的“谏”意思相同。 B . 黥,特指墨刑,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再涂上墨;古时以防兵士逃亡,在其脸上黥字刺黑作为记号。 C . “公召其傅曰”中的“傅”,指师傅、教师,也可特指君王及诸侯之子的老师。 D . “君疏辅而远拂”中的“拂”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入则无法家拂士”中的“拂”用法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齐景公信任谗佞之人,致使没有功劳的人得到奖赏,没有罪过的人受到了惩罚,晏子因此离他而去。 B . 齐景公在晏子离开后,恍然省悟,马上派韩子休去追晏子,并命韩子休将自己对往日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的话转告给晏子。 C . 齐景公身患重病,却非常迷信,派使者去各地宗庙祝祷,但因病情更重,就想杀死使者来泄私愤。 D . 对于是否应杀两位使者,晏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假设景公的话有道理,然后推出一个荒谬的结论。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命其臣,臣据其肩以尽其力,敢不勉乎! 

       ②一国诅,两人祝,虽善祝者不能胜也。 

    5. (5) 晏子为什么驳斥齐景公“将以而所傅为太子”的命令?请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