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唐代封建社会,当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其税收体制也会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而事实上两税法的出现,则正是当时经济与政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旧唐书》记载,(两税法)“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

    ——摘编自沙岚《近十年对唐代两税法的综述》

    材料二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宗藩体制逐渐瓦解,口岸和海关的设置、管理均被纳入条约体系之下。一方面沿海、沿边、沿江地区近代海关不断扩展,另一方面固有的国内常关因从中华帝国向民族国家转型、国内市场统一等需要而日遭诟病。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对外声明废除不平等条约,争取与列强签订关税自主新约,对内统一财政,实行裁厘。1928年,国民政府实行统税,其收入逐渐超过厘金和常关税。在此前提下,1931年,为民族经济服务的中国近代化海关体系终于完全建立起来了。

    ——摘编自姚永超《论中国古代海关的起源、布局与体系演化》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的基本特点及实施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以来中国关税体系的变化,并简析其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