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一下·恩施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评渐成即时“弹幕”,读书心得随处分享……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交与阅读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我们从“量化”的阅读时长排行榜中了解朋友们的“嗜书指数”,在虚拟的“共读小组”里与书友隔屏交流感受思考,读书已不再是埋首故纸堆的孤独,每翻一页都如同“扎”进了(  ①  )的论坛,推着我们从“灯火纸窗修竹里”的“阅独”空间,踏进“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共读”场域。 

     读书人以书会友,可哪怕是一座藏书楼,辐射的空间终究有限。虚拟空间无远弗届,(  ②  )的阅读者更容易找寻到彼此。根据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约79.6%左右。与此同时,某知名阅读网站累计评论数已近亿条,逾100部作品的评论数超过100万条,最高一部达1200万条;另一款知名阅读软件的年笔记个数突破5.7亿。 

     从读“纸”到刷“屏”,书评弹幕既保留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传统,又实现了数字阅读社交空间的建构与重塑。书友们时而讨论,时而共情,以阅读为载体,分享观点,以“指”代笔,做书摘、写批注,最大程度还原了“纸书”的阅读体验。阅读的体验与感受,知识点的补充与拓展,延伸出的思考与启示,甚至是“吐槽”与“段子”……读者在众声喧哗又(  ③  )的海量书评弹幕中,品读到不同的人对同一段文字的别样体会。 

    1. (1) 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书友们有讨论有共情,以阅读为载体分享观点,做书摘写批注,还原了‘纸书’的阅读体验”。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