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3八下·乌拉特前旗期末)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的最后20年(指上世纪1980年代后),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1978年)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永远铭记……最鲜明的特点是……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1992年,新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亲临改革开放前沿,观察社会现实,思考中国未来,就如一首歌中唱到的“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1. (1)  这一“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指什么事件?这一伟大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做出来的?这次会议有什么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 (2)  材料二中“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指的是在农村推行了什么制度?材料二中的“第一扇‘窗’”指的是哪一城市,以此为起点形成了咋样的开放格局? 
    3. (3)  材料中提到“1992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什么事件?为什么说这“又是一个春天”?
    4. (4)  在祖国统一方面,这位老人创造性的提出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已经在哪两个地区得到了成功的实践?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