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明清时期,人们对种子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当时“母强则子良,母弱则子病”“择种不当,贻误岁计”等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可。再加上当时作物的复种指数提高,对作物种植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明代《国脉民天•养种篇》对当时的选种工作作了详细记载:“凡五谷、豆、果、蔬菜之种,犹人之父也,地则母耳。母要肥,父要壮,必先仔细拣种……既颗颗粒粒皆要仔细精拣肥实光润者,方堪作种用……所长之苗,与所结之子,比所下之种必更加饱满……下次即用此种所结之实内,仍拣上上极大者作为种子……如此三年三番之后,则谷大如泰矣。”之后也有清康熙皇帝在丰泽园(现中南海内)的水田中偶然发现有的稻谷提早成熟,于是他每年都将早熟的稻穗留做种子待来年播种,终于以“一穗传”的育种方法,培育成了新的早熟稻。经过北方地区30多年的试种,御稻米才被推广到江南一带种植,后来被称为“康熙御稻”
——摘编自吕珊雁《古代品种选育和种子处理》
材料二:1949年12月,农业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会议确定推广良种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1950年2月,农业部发布《五年良种普及计划(草案)》,要求开展群众选种运动,建立品种改良制度,保证五年内完成良种普及计划。1953年,政府大力组织群众评选和换种农家良种,并结合农业试验研究机构选育新良种,有计划地推行良种繁殖推广工作。1955年,农业、粮食、商业三部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发出《关于加强粮食、棉花、油料作物优良品种繁育推广工作的联合指示》,要求加速良种的评选和推广,逐步建立良种繁育推广制度。据不完全统计,1956年,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共征集到77000多个农作物品种,选出并在全国推广的稻、麦、杂粮、棉花、油料作物等主要作物品种200多个在新政权积极倡导和鼓励选育、推广良种的宣传和实践中,1950-1954年,全国农村都普遍开展了良种的群众选育工作。
——摘编自张晓玲《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作物良种改进的成就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