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象牙,大家想到了什么?象牙制品?偷猎?
( )一般而言,象牙几乎会伴随着象的一生,成为最忠诚的记录者。一项发表在《科学》上的研究就从一根1.7米长的象牙入手,为我们演绎了一部“冰河时期一只猛犸象的生死之旅”的连续剧。
研究人员通过激光在象牙生长层上进行取样分析,将同位素分布情况与地质图进行比较,并从发现猛犸象遗骸的位置进行回溯,通过算法绘制出了这头猛犸象最有可能走过的路线:年轻时,这头公象的足迹遍布育空河流域和广阔的阿拉斯加内陆,它有规律地进行重复的长途旅行,这和现代象群的迁徙行为十分类似,预示着年轻的猛犸象或许是随着象群进行迁徙的。①在大约16岁左右,②因为象牙中多样化的同位素模式,③研究人员发觉它离开了象群。④开始自由迁移,⑤这个阶段维持了10年之久。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这头公象的活动范围骤然变小,缩小到了北极圈内阿拉斯加北部海岸附近,并在这里结束了自己不算太长的一生。
值得一提的是,象牙底部记录了一种独特的同位素模式——δ13C减少,而δ15N大幅增加,这被认为是哺乳动物饥饿的明显标志,说明饥饿可能是导致这头公象死亡的最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