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大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为辞令;神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①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大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 是以鲜有败事。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 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子产作丘赋。国人谤之,曰“其父死于路,已为虿尾。以令于国,国将若之何”子宽以告。子产曰∶“何害?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且吾闻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济也。民不可逞,度不可改。《诗》曰∶‘礼义不愆 , 何恤于人言。’吾不迁矣。”
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崔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崔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节选自《左传》)
【注】①子羽∶公孙挥的字。
-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大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
B . 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大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
C . 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大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
D . 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大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
-
-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礼义不愆”与“匪我愆期”(《诗经·氓》)两句中的“愆”字含义相同。
B . “吾不迁矣”与“情随事迁”(《兰亭集序》)两句中的“迁”字含义相同。
C . “疾数月而卒”与“声非加疾也”(《劝学》)两句中的“疾”字含义不同。
D . “吾早从夫子”与“惑而不从师”(《师说》)两句中的“从”字含义不同。
-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冯简子能决断大事,子大叔俊美有文采,子羽有外交才能,裨谌善谋略。子产知人善任,因此少有办坏的事情。
B . 子产反对毁掉乡校,认为防民之口就像防川,不如把水稍稍放掉一点加以疏导,并把国人对政事的议论当作治病的良药。
C . 面对国人的指责,子产认为,百姓不说明丘赋制度有什么危害就不能更改,并引用《诗经》中的话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D . 子产以民畏火玩水为喻,说明宽柔政策难以实施,建议子大叔用刚猛治国,孔子认可宽猛相济的政策,称赞子产有仁爱遗风。
-
-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且吾闻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济也。
②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