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东汉末年开始,在中原地区历次战乱的推动下,南迁人口逐渐增多。至唐中期,南方一些地方人地关系开始紧张起来。在人口压力下继续实行火耕水耨易田制的耕作方法,显然不能解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量。北方人南下过程中,首先采取的是复栽技术实行土地连作,土地利用率从原来的50%提升至100%。

    稻麦复种制出现于北宋时期,但实行之初种植规模并不大。南宋时期习惯面食的北方人大量南下,为了满足需求,南宋朝廷多次下诏劝民种麦。在朝野的共同推动下,冬小麦种植范围逐渐扩展,江南一带(即太湖平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带)四五月间“处处稻分秧,家家麦上场”已不是稀罕之事。由于农时要求收麦与秧稻几乎在一周左右完成,充足的劳动力是实现“双抢”的必要保证。农作物一年两熟使土地利用率从100%发展到200%,并在这一基础上加大了精耕细作的力度,进而在亚热带地理条件的支撑下,为江南赢得经济重心的地位。

    北宋中期江南部分地区平均人口密度简表          

    地区

    主要地形

    平均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苏州、湖州、常州、秀州

    平原

    104

    稳住、台州

    丘陵

    55

    歙州、睦州

    山区

    30

    ——以上材料摘编自韩茂莉《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综合以上材料,拟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论述清晰,史论结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