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2九上·长兴期中) 品一品,感悟人生的崎岖之路

    周洁

    ①潘大山嘴里哼着秦腔儿,踩着凳子给儿子婚房里贴着大红“喜”字。再过几日,就是儿子潘路生的大婚之喜。这时,他兜里的手机响了,电话接听了一半,潘大山只觉眼前一黑,身子一软,从凳子上摔在了地上。他被人掐人中半天后,终于哼了一声,随即张开大口嚎啕大哭起来。

    ②潘路生是带领着群众修通山的乡村道路时,被爆破的余震震裂了崖上的巨石砸了,当时,他只顾着指挥疏散群众,没来得及躲开。潘路生倒在了母亲当年生他的那条路上。当年,潘大山的妻子在生儿子时,因为胎位不顺,整整一天疼得不断呻吟。村里的接生婆让赶紧送医院。潘家峪位于群山深处,曲曲弯弯的羊肠小路连自行车也无法行走。潘大山只好把妻子反着绑到自己的背上,要把妻子背到原上。遗憾的是,没等他把妻子背出大山,妻子就要生了,并把孩子生在了走出大山的山路上。潘大山还未来得及体验初为人父的喜悦,就被眼前突发的状况吓懵了。他抱着呀呀啼哭的儿子,眼睁睁地看着殷红的血液顺着妻子的双腿汩汩流淌。他哭天喊地,哭得群山回响,也没能留住妻子的性命。那天,潘大山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怀抱娇儿,身背妻子回到家的,只记得自己像野兽一样的哀嚎声久久回荡在大山深处。将妻子安葬在家对面的山坡上,他常常搂着儿子指着妻子的坟茔告诉他:妈妈就在那儿睡着,看着路儿。

    ③儿子一天天长大,给了潘大山生活下去的希望,他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希望儿子好好学习,将来能够走出祖辈们生存的大山。潘路生到了上学的年龄时,潘大山每天五点起床,陪着儿子(有时会背着他)去十几里外的镇上的学校念书,下午太阳落山再接他回来,寒来暑往,风里雨里从没间断过。潘路生很懂事,从小学习就很刻苦努力。潘路生考上大学的那天,潘大山喝了很多酒,激动得在妻子的坟头上放了几挂鞭炮。潘路生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回到了山里,潘大山甚为不解,和儿子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人家天天盼着走出这大山,你倒好,我千辛万苦把你供出来,你自己又跑回来了。早知这样,我当初就不供你上学了。你要回来,我就没你这个儿!”潘大山暴跳如雷吼着。

    ④潘路生却不急不躁:“爸,我知道你的心愿,可是我想过了,我一个人出去了,还有这么多的乡亲们走不出大山,还要继续受咱们受过的苦,我回来,就是要带领大家改变目前的处境,世世代代不再受穷,让妈妈的悲剧不再重演。”儿子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终于说服了潘大山。他不再坚持自己的想法,儿子回来后,做了一名村官,整日奔波在山间带领乡亲们栽核桃栽苹果栽花椒,筹划着立项目找资金,想要把通向山外的道路修出来,好让乡亲们种的农产品能够销出去。两年多的功夫,山里人家的日子改变了很多,潘大山的眉头也舒展了很多,心里暗道:这小子还行。有一天,儿子带回来一位俊俏的姑娘,潘大山乐得找不着北了,直埋怨儿子不提前打个招呼。姑娘很大方,叔长叔短的叫着,叫得他心里暖呼呼的。姑娘是儿子的大学同学,两人商定一起回来改变山里人家的落后面貌。通山的公路从立项审批到资金落实,潘路生四处奔波求人,潘大山眼看着儿子瘦了一圈儿。乡亲们围着他天天在追问,什么时候可以动工?至此,潘大山才明白,有一条通山公路不只是他的心愿,更是大伙的心愿,也真正理解了儿子当初的坚持。

    ⑤道路开工后,潘路生 始终坚守在一线工地。谁也没想到会发生余震石裂的事,偏偏地砸在了他们的领头人潘路生的身上。潘路生遇难后,潘大山的精神支柱垮了,他静静地躺在炕上,眼睛睁得大大的,不吃不喝不说话。连着几天,他就那么挺尸般地躺着,乡亲们来了一波又一波,他似乎看不见听不见。脑海里闪现着与儿子相依为命的一幕一幕。眼看着潘大山一阵一阵陷入昏迷状态,乡亲们找来潘路生的对象,希望她能劝劝潘大山。泪眼两相看,伤心人对心伤人。失去心上人,姑娘本已非常伤心难过,但她更不忍眼看着潘大山就那么绝食而去。她来到潘大山的跟前,抓着他的手,轻唤了一声:叔……泪眼磅礴再也无法言语。她努力地将情绪稳定,接着说:“叔,路生不在了,还有我,从今往后我就是你亲闺女,我替路生孝敬你。”有泪顺着潘大山的眼角缓缓流淌,众人见状,长吁了一口气。

    ⑥经历过生死考验的潘大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每天一大早就来到修路的工地上。他忽然觉得,儿子就是这条路,这条路就是儿子,修成这条路,成了他唯一的希望。道路通车之日,乡亲们欢呼庆祝。潘大山默默拿了一瓶酒,独自上山来到妻子坟前,哽咽说:孩他妈,咱儿子,比咱强。你看,儿子在那里。

    ⑦远处,一条公路,弯弯绕绕,通向山外。

    1. (1) 父亲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请阅读全文,参照示例填写下列思维导图。

    2. (2) 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A.两年多的功夫,山里人家的日子改变了很多,潘大山的眉头也舒展了很多,心里暗道:这小子还行。

      B.乡亲们围着他天天在追问,什么时候可以动工?

    3. (3) 本文第①段采用了倒叙方法,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 (4) 有学生说:“本文类似《故乡》采用了‘轮回’艺术,意义深远”。请结合本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