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3九上·长春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向西方学习】 

    材料一:李鸿章把西方列强的挑战看作是“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于是通过效仿洋人来增强自己的自卫能力就成了他们的基本选择…… 

    ——萧功秦《从大历史角度看当代中国大转型》

    【走自己的路】 

    材料二: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是沿着一条独特的道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并逐步赢得胜利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大革命遭到失败、敌我力量对比极端悬殊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这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在党领导人民的集体奋斗中开辟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作出了最卓越的贡献。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革命性变化】 

    材料三: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伟大的成就】 

    材料四:我国新时期(1978-现在)的建设成就(部分)

    领域

    内容

    社会经济

    40年来,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对外贸易、对外投资移居世界前列,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人民生活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农、食、住、行、用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21世纪初,脱贫攻坚战成果不断,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根据徐蓝、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2017版)解读》整理

    【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五: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摘编自中共二十大报告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他们的基本选择”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选择最后是否成功,为什么? 
    2. (2)  材料二中,共产党人开辟的这条“独特的道路”是什么?据材料二概括这条道路成功开辟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在1949-1956年期间为实现“中国现代化”有哪些英明举措?(从经济和政治两个角度各举一例) 
    4. (4)  根据材料四,分别写一例我国在新时期经济建设和外交两方面取得的成就。以上成就的取得与哪一历史性决策有关? 
    5. (5)  依据材料五指出,党现阶段的中心任务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式现代化呈现的特点。(两点即可)
    6. (6)  作为青年学生,你可以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怎样的努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