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

更新时间:2023-10-12 浏览次数:18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strong>24</strong>小题,共<strong>36.0</strong>分)
  • 1. (2021七上·苏州月考) 如图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此原始居民是(   )

    A . 河姆渡人 B . 半坡人 C . 山顶洞人 D . 北京人
  • 2.  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
    A . 青铜农具的广泛使用 B . 肥料的使用和适时耕种 C .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D . 大修水利工程
  • 3.  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出现在(  )
    A . 西晋 B . 东晋 C . 东汉 D . 西汉
  • 4.  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虽是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

    的改革,但两者都促进了历史的进步与发展。主要表现在(  )

    A . 是民族融合发展的产物 B . 采用儒家思想治理国家 C . 为实现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D . 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
  • 5.  如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它不仅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是汉藏民族友好情谊的见证。它的内容能够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玄奘西行 B . 鉴真东渡 C . 文成公主入藏 D . 张骞出使西域
  • 6.  某同学收集了下面一组历史人物纪念币,其主题应该是(  ) 

    A . 科学技术发达 B . 文学体裁丰富 C . 书法独放异彩 D . 绘画成就卓越
  • 7.  “1561年4月的一天,倭寇即将袭击台州。突然,一杆‘戚’字旗树起。随即,一声号令‘布好鸳鸯阵!’直打得倭寇四处逃窜。”《中华军事五千年》这段材料,描述的是(  )
    A . 戚继光抗倭 B .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 雅克萨之战 D . 三元里人民抗英
  • 8. (2021·天桥一模) 把握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主权丧失,遗患至今”“巨额赔款,口岸设厂”“列强瓜分,山河破碎”,以上三组关键词反映的是(    )
    A . 《南京条约》的签订背景 B . 《北京条约》的影响 C .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D . 《辛丑条约》的严重危害
  • 9.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 . 自强求富 B . 民主科学 C . 三民主义 D . 实业救国
  • 10. (2023·锦州模拟) 20世纪初中国迎来了新的曙光。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
    A . 广州起义 B . 武昌起义 C . 五四运动  D . 虎门销烟
  • 11.  1936年12月13日,在日报(如图)刊登了“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这一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卢沟桥事变 D . 台儿庄战役
  • 12.  下列事件中,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的是(  )
    A . 解放军解放南京 B . 国民政府迁往重庆 C . 西藏和平解放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13.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 新中国的成立 B .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 西藏和平解放
  • 14.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 . 多种所有制并存 B . 设立经济特区 C . 增强企业活力 D . 政企分开
  • 15. (2018八下·遂宁期中)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不包括(    )
    A . 国家富强 B . 民族振兴 C . 人民幸福 D . 世界和平
  •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  )
    A . 农业落后不能满足工业需要的矛盾 B . 经济迅速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 C . 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的矛盾 D .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17.  “文明一古国,法老来统治,象形文字早,莎草纸张多,制定太阳历,农业多收获”。该文明古国应是(  )
    A . 古代希腊 B . 古代埃及 C . 古代罗马 D . 古代阿拉伯
  • 18.  下列文明成就与大河流域无关的是(  )
    A . 象形文字 B . 《汉谟拉比法典》 C . 种姓制度 D . 儒略历
  • 19. (2023九下·大庆期中) 古罗马法学家认为,罗马初建时期“没有任何固定的法律和权利”,直到公元前5世纪中期,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终于诞生了。这部成文法是( )
    A . 《十二铜表法》 B . 《汉谟拉比法典》 C . 《大宪章》 D . 《拿破仑法典》
  • 20. (2019·历下模拟) 古巴比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下列能代表古巴比伦文明成就的是(   )
    A . 金字塔 B . 《汉谟拉比法典》 C . 甲骨文 D . 佛教的创立
  • 21.  一项有关社会制度的描述中出现了“婆罗门”“刹帝利”“首陀罗”等文字,与这项社会制度相关的河流是(  )
    A . 尼罗河 B . 两河流域 C . 印度河 D . 黄河
  • 22.  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指的是(  )
    A . 古埃及 B . 古希腊 C . 古罗马 D . 古巴比伦
  • 23. (2023·凉山) 作为一名生活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的一位贵族公民,有机会参加的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
    A . 主席团 B . 执政官 C . 公民大会 D . 庄园法庭
  • 24. (2022·凤县一模) 亚历山大东征使本来已经失去发展条件的希腊文化找到了根植于城邦外部的土壤与条件,并再度辉煌起来,希腊的文学、艺术、史学、自然学都有了长足进展,一座座图书馆拔地而起,文化名人辈出。材料说明重历山大东征(    )
    A . 充分显示了古希腊制度的优越性 B . 促进了地区间文化的交流与繁荣 C . 对被征服地区人民实行文化侵略 D . 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沉重灾难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strong>1</strong>小题,共<strong>14.0</strong>分)
  •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向西方学习】 

    材料一:李鸿章把西方列强的挑战看作是“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于是通过效仿洋人来增强自己的自卫能力就成了他们的基本选择…… 

    ——萧功秦《从大历史角度看当代中国大转型》

    【走自己的路】 

    材料二: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是沿着一条独特的道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并逐步赢得胜利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大革命遭到失败、敌我力量对比极端悬殊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这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在党领导人民的集体奋斗中开辟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作出了最卓越的贡献。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革命性变化】 

    材料三: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伟大的成就】 

    材料四:我国新时期(1978-现在)的建设成就(部分)

    领域

    内容

    社会经济

    40年来,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对外贸易、对外投资移居世界前列,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人民生活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农、食、住、行、用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21世纪初,脱贫攻坚战成果不断,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根据徐蓝、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2017版)解读》整理

    【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五: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摘编自中共二十大报告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他们的基本选择”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选择最后是否成功,为什么? 
    2. (2)  材料二中,共产党人开辟的这条“独特的道路”是什么?据材料二概括这条道路成功开辟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在1949-1956年期间为实现“中国现代化”有哪些英明举措?(从经济和政治两个角度各举一例) 
    4. (4)  根据材料四,分别写一例我国在新时期经济建设和外交两方面取得的成就。以上成就的取得与哪一历史性决策有关? 
    5. (5)  依据材料五指出,党现阶段的中心任务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式现代化呈现的特点。(两点即可)
    6. (6)  作为青年学生,你可以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怎样的努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