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上·大庆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宋徽宗初年,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把以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江西”即宋代的江南西路,揭示了江南西路文化对当时的影响。所谓"宗派"原是禅宗的名词,黄、陈等人都习禅甚深,所以吕本中用这个词来称呼诗派。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是他少年所作,名单的取舍都很随意,所列25人中除陈师道以外,只有少数作品有较多的流传,其余的只有零星作品留存,但吕本中所提出的江西诗派确实是符合事实的,诗派成员大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黄庭坚的影响与指点,在诗歌的选材取向与艺术风格和黄诗存在相似之处,确实是声同气应的诗歌流派。

    宋初以来,宋人对唐诗中的典范不断进行新的选择,这种选择沿着道德判断和美学判断两条途径同步进行,最终汇聚在杜甫身上。宋代诗坛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那就是以平淡为美。苏轼和黄庭坚一向被看作宋诗的典型代表。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的诗。苏、黄的诗学理想貌似有异,其实是殊途同归的。他们追求的都是“平淡”,那是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古老风格,到了北宋中叶,尊杜成为整个诗坛的深刻变革。苏轼则提出了著名的尊杜观点,在这样的背景下,黄庭坚举起了以杜甫为诗家宗族的大旗。到了宋末,因为诗派成员多学习杜甫,便把杜甫称作江西诗派之"祖”,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推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江西诗派成为宋代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也是一个以地域命名的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

    黄庭坚、陈师道去世以后,诗坛的空气趋于凝固。当时宋代诗歌特征已基本定型,黄、陈法度森严的创作更为青年人提供了法则和规范,而严酷的政治局势又从外部促使诗人的心态更加收敛。于是,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便成为江西诗派的创作倾向,这也是当时整个诗坛的倾向。

    突然发生的靖康事变打破了诗坛沉闷的空气。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蹄踏入北宋都城汴京,宋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去,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这可以算是北宋最大的历史事件。因为“靖康之变”,诗人们的生活颠沛流离,原先平和的心境不复存在。金兵的铁马胡笳彻底打破了宋人宁静的书斋生活,诗歌创作的内容、意象、题材、风格均发生了变化。乱离之苦、家国之思涌现到诗歌题材当中。

    进入南宋以后,黄庭坚诗风的影响逐渐减弱,代之而起的是一种轻快圆美的新风格。与此同时,吕本中提出“活法"之说,所谓“活法”是主张既有的法则而自有所得,其中并没有特定的风格论内容。但由于当时盛行的诗歌法则都源于黄庭坚的江西诗派,所以这意味着江西诗派的内部演变。

    (摘编自王晶《江西诗派的形成及对后世的影响》)

    材料二:

    文学总是于不断创新中发展前进的。在文学的创新中,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时代氛围以及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都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但时代普遍的社会心理和文学家个体的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一般认为,以曹丕的《典论·论文》为标志,文学进入了自觉的时代,因此,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自觉的起点。曹丕在论及文学创作时强调“文以气为主”,这里的“气”是作为人的一种心理、生命状态和内在修养而存在的,它决定着作家的个性与气质,从而决定作家文学创作的整体风貌。我们可以认为,文学的自觉是作家主体对自我意识的体认后的一种文学创作的状态,是作家主观能动性及对这种能动性及时把握的表现,在这种状态下,作家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创作,表现自己的生命情感和审美理想。

    中国文学发展的实际表明,文学主体意识总是处于不断弱化和强化的过程之中的,就南宋中兴时期而言,诗人主体意识的觉醒,是江西诗派的主体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而趋于失落后的强化和回归,正是由于此才有可能形成南宋诗歌创作的最高峰。

    江西诗派自黄庭坚始,形成了一套可供学习的创作理论和方法。黄庭坚首先强调要多读书,“资书以为诗”,“词意高胜”要从学问中来;其次是提倡作诗要讲究方法,惠洪《冷斋夜话》卷一曾引黄庭坚语云:“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从此可以看出,黄庭坚强调作诗要注意在前人文辞文意上引申加工。黄庭坚的本意是借鉴和利用前人优秀的文学遗产,推陈出新,他自己也精于此道,并且取得了不少的成绩,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但他把读书作为创作成败的关键,同时又追求奇崛瘦硬的诗风,这样就必然填塞典故,连缀奇字,把创作活动引入狭隘的境地。因此,才力低下的江西后学以此法为诗,就难免蹈袭之弊。

    江西诗派的后学者在前人之后亦步亦趋,不敢稍逾规矩,逐渐丧失了创作主体的能动性。这样,江西诗派作家放弃了文学创作最重要的一环,即从生活中寻找诗思,以生活和情感作为表现对象。从而使得文学创作和文学审美放弃了对主体意识的把握,徒然注重表现形式和技巧,这就必然导致诗思的枯竭而使得创作进入困境,即使有所创作,其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成为前人诗歌的“复制品”,没有个性,当然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从黄庭坚到江西诗派末流,诗人的主体意识处于不断的弱化之中。

    (摘编自颜文武《论南宋中兴诗人对江西诗派的超越》)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江西诗社宗派图》所列25人中,大多数人没有作品流传下来,可见该诗派成员的创作水平参差不齐。 B . 江西诗派中的成员大都与佛教颇有渊源,他们的诗歌具有禅意美,往往流露出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情绪。 C . 受当时整个诗坛创作倾向的影响,黄庭坚、陈师道在创作诗歌时更加注重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 D . 江西诗派的后学者的主体意识不断弱化,他们逐渐丧失从生活中寻找诗思的能力,其作品的创新度也不高。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靖康之变”是北宋时期一起重大的历史事件,江西诗派的创作深受此事件的影响,题材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B . 文学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时代普遍的社会心理和文学家个体的心理对文学的创新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C . 黄庭坚等人的创作为后学者提供了法则和规范,江西诗派的后学者受到这种法则和规范的约束,不敢稍逾规矩。 D . 魏晋时期一般被认为是中国文学自觉的起点,魏晋时期的诗人们能够有意识地表现自己的生命情感和审美理想。
    3. (3) 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曹丕“文以气为主”观点的一项是( )
      A . 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刘勰《文心雕龙》) B .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 C . 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黄帝内经·素问》) D . 流辟逃越韬滥之音出,则滔荡之气、邪慢之心感矣。(《吕氏春秋》)
    4. (4) 江西诗派在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中受到哪些外部事件的影响?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
    5. (5) 金人王若虚在他的《滹南诗话》中批评道:“鲁直(黄庭坚)论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只是狡猾的抄袭者)。”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