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气疯发”之后,我们如何寻求成长
①很多人都没有想到,2022年的春天,我们还在备受新冠肺炎疫情的折磨。有网友造出了这样一个词——疫气疯发,指每天都被疫情气得要发疯。
②疫情只会带来创伤吗?并不是。
③在我们的古文经典《孟子》中,有这样的名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④其中的“曾益其所不能”,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创伤后成长”。
⑤心理学家发现,许多经历过创伤的人不仅展现出了惊人的心理韧性,还在创伤中生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研究表明,大多数创伤事件的幸存者并未表现出创伤后应激障碍,甚至,出乎意料的是,有很多人报告自己从这段经历中收获了成长。心理学家将这样的现象命名为“创伤后成长”,即在经历了极具挑战性的生活事件后展现出的积极心理变化。比如,经历过疫情隔离的人,在自我认知、生活哲理、人际关系方面都可能会有积极的变化,会更懂得觉察当下的幸福,更珍惜与朋友的线下相处等。研究发现,在疫情期间,人们的心理韧性程度整体有所提升,也就是说,人们更能有效地应对和适应疫情带来的逆境。今年的疫情中,有不少学生群体被感染、被隔离,虽然过程中肯定有烦躁、痛苦,但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发展变化的主要阶段,他们付出努力积极配合抗疫,也见证了大家的抗疫过程后,他们自己应对逆境的能力也会有所提升,这都有利于他们日后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⑥一个人的创伤后成长让他自己获益,一群人的创伤后成长则会造福更多人。研究发现,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后,人们对他人的同情和信任程度会增加,团体凝聚力会增强,会做更多的慈善行为、正义行为。疫情无情人有情,一波波的疫情之下,我们也同样看到了邻里守望相助、各地伸出援手,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⑦如何寻求创伤后成长?三步走。
⑧心理学家总结了促进创伤后成长的三方面因素:个体内部因素、个体外部行为、社会联系。我们想要寻求创伤后成长,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⑨在我们个人内部,可以在认识上重新建构疫情的意义。疫情让我们不得不停下脚步,但我们也可用更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和讲述这段时间的经历。比如,在隔离或封闭在家的日子里,创伤的视角会认为这是有害的,或者无聊的。但我们也同样看到,有人在这期间学会了做饭,学会了做手工,不仅掌握了新技能,还培养起了新兴趣;或者,有人终于有时间陪孩子玩,终于在孩子的童年中不再缺席。这些都是疫情期间我们的成长。当然,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重述这段故事,并不是要感谢疫情,疫情确实带来了客观的损失,但对我们自己而言,我们可以感谢积极应对疫情的那个自己。
⑩而在个体外部,我们可以更关注问题解决和应对。当我们提起疫情时,总免不了想要发泄消极情绪,和朋友一起吐槽我们被疫情剥夺了多少时间和青春,这样的吐槽和发泄,适度进行虽然可以带给我们一时的爽快,但总是沉浸其中的话,我们就浪费了更多的时间,会让自己一直陷在消极情绪里。真正的创伤后成长,不只是积极地解读过去,更是通过行为实现个人的建设性认知,关注目前我们可以解决的问题,去做一些能给自己带来成就感的事情。
⑪最后,创伤后成长不是我们一个人的追求,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社会支持,帮助自己成长,也和朋友们一起成长。我们可以和家人、朋友们一起吐槽,更可以通过他们的反馈,来发现那些我们吐槽中忽略了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