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躺平”都是浮云
①有两个词最近在中国网络十分走红:一个是内卷,一个是躺平。
②“内卷”概念起初来自高校,用来指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在大学中风靡一时,并入选咬文嚼字》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
③近几个月,内卷走出象牙塔,成了舆论热词,不少网络大V积极探讨其内涵和外延,用以分析社会和人生的方方面面。比如,限制创造力的内部竞争是内卷,同行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竞争是内卷,买不起房是内卷,中小学生被迫上各种补习班是内卷,加班加点是内卷,甚至连一大早挤公交上班也是内卷。
④总之,当下中国人的种种压力和困惑,从根本上说,都是内卷造成的。
⑤就在内卷的说法盛行之际,“躺平”又横空出世,受到年轻人追捧。
⑥“躺平”源自百度贴吧一则题为《躺平即是正义》的贴文,作者“好心的旅行家”自述如何在不具有稳定工作与收入来源的条件下,通过偶尔打零工和低消费,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从而避开高强度竞争,缓解生存压力,获得与众不同的“幸福”。这种生活观念打动了不少年轻人,“好心的旅行家”也被网友奉为“躺平学大师”。一时间,网络上出现了“躺平族”,类似“社会险恶,先躺为敬”“一时躺平一时爽,一直躺平一直爽”的口号颇受欢迎。
⑦其实,躺平思潮和躺平族并非近期才有。
⑧从这几年中国网络热词看,2016年的“葛优躺”“咸鱼”,2017年的“扎心了,老铁”,2018年的“佛系”“真香”,2019年的“我太难了""996",2020年的“打工人”“工具人”等等,都反映了厌恶竞争和压力的躺平情绪。
⑨从内卷泛化到躺平受捧,折射出人们在社会激烈竞争压力下产生疲惫、厌倦和逃避情绪。当下中国年轻人普遍面临升学就业、买房结婚、职场竞争、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等压力,人们希望在重压之下有个缓解之道或宣泄窗口,十分正常。
⑩不过,在以弘扬正能量为主旋律的中国舆论场上,躺平思潮难免引起忧国忧民之士批评。
⑪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副教授李锋亮近日在文章中告诫年轻人:“千万不能因为不喜欢‘内卷’,就采取‘躺平’的态度。‘躺平’是极不负责任的态度,不但对不起自己的父母,还对不起亿万个努力工作的纳税人,毕竟高校的运行经费中,学费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很大比例来自财政拨款,而财政拨款的来源就是税收。”
⑫但批判最终在网上招来更多支持躺平的声音。李锋亮称躺平态度极不负责,5月28日一举登上微博热搜,大部分网民不赞同他的指责,强调当下年轻人的压力和痛苦不是这位清华大学副教授所能理解的。还有网民指出,躺平代表了当代年轻群体在资本压迫下的觉醒和无声反抗。
⑬躺平是不是觉醒和反抗,恐怕见仁见智。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总有一部分人厌倦竞争、拼搏,厌倦超出生活必须的物质追求,希望生活在压力较少的社会环境中。这样的群体在任何工业化社会都存在,中国也不例外。
⑭虽然追求躺平生活与主流价值观不合,人们也应该有权利选择。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不要说零压力,就连减少压力都难以做到。他们或许向往躺平的自由和惬意,现实中却只能为生活奔忙。内卷也好,躺平也罢,都不过是浮云,他们不得不鼓起勇气,投入各种各样的竞争之中,否则日子更难过。
⑮套用当下时髦的一句话: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