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上·成都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①本诗大约作于唐开元十六年(728年),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应进士举落第,心情很苦闷。

    1. (1)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整首诗歌看似语言显豁,实则含蓄丰富,辗转表达,语涉数意,意境显得悠远深厚。 B . 首联通过“休上书”“归敝庐”直抒胸臆,明确表达诗人渴求归隐山林的人生愿望。 C . 颔联“明主”一词,既有诗人对皇帝的谀美之情,又有对自身境遇的埋怨哀叹之意。 D . “松月夜窗墟”匠心独具,看似写景,实则抒情,正衬出了怨愤的难解,余味无穷。
    2. (2) 诗歌末句写“永怀愁不寐”。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愁”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