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上·招远月考)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古者学士之于六艺,射能弧矢之事实,又当善其揖让之节。御能车马之事矣,又当善其驱驰之节。书非能肆笔而已,又当辨其体而皆通其意。数非能布策而已,又当知其用而各尽其法。而五礼之威仪至于三千,六乐之节文可谓微且多矣。何其烦且如是然古之学者必能此亦可谓难矣。 然习其射御于礼,其干戈于乐,则少于学,长于朝,其于武备固修矣。其于家有塾,于党有庠,于乡有序,于国有学,于教有师,于视听言动有其容,于衣冠饮食有其 , 几杖有铭,盘杆有戒。在舆有之声,行步有佩玉之音,燕处有《雅》《颂》之乐。而其非故,琴瑟未尝去于前也。盖其出入进退,俯仰左右,接于耳目,达于其心者,所以养之至如此其详且密也。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盖乐者,所以感人之心而使之化,故曰    “成于《乐》" 昔舜命夔典乐,教胄子,曰:“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则乐者非独去邪,又所以救其性之偏而纳之中也。故和鸾、佩玉、《雅》《颂》琴瑟之音,非其故不去于前,岂虚也哉!

    (选自曾巩《相国寺维摩院听琴序》,有删改)

    材料二: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 , 细者为 , 操弦骤作,忽然变之, 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之相鸣也。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喜怒哀乐,动人必深。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选自欧阳修《琴说》,有删改)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噫 A 何其烦B 且劳C 如是D 然古之学者E必能此F亦可谓G难矣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度,在本文指“标准,限度”;与“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的“度”意思相同。 B . 和鸾,古代车上的铃铛。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鸾”。 C . 受宫声数引,“引”即乐曲体裁之一,与《滕王阁序》中的“恭疏短引”的“引”意思相同。 D . “宫、商、角、徵、羽”,是我国五声音调中五个不同音的名称,亦称作“五音”。
    3. (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开端论述古学者在学六艺时注重多方交融,这个学习过程烦杂且令人操劳,因此古代求学的人认为,要做到六艺兼修是非常艰难的。 B . 材料一中先贤们的几案、手杖上刻有铭文,器皿上铸有戒条,乘车、行走、闲居时都有音乐相伴。 C . 材料一题为“听琴”,作者不眼于义理之阐述,认为音乐不只能除去邪气,还能够补救性格的偏执而归于中和,论述可谓精彩。 D . 材料二中,对欧阳修描述自己以琴养心疗疾的经历生动形象,把抽象的琴声描绘得可亲可感。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盖乐者,所以感人之心而使之化,故曰“成于《乐》”。

      ②既而学琴于友人,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

    5. (5) 两篇文章都谈到了音乐对人的影响,两人论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