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志愿服务活动,是公民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某种程度上这一无偿的公益性活动,代表着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是奉献精神的体现。在中国,这一群体近年来正在悄然壮大。无论是救灾抢险还是扶弱助残,无论是文化传播还是环境保护、社区建设,在各个领域都可以看到志愿者的身影。可以说,志愿者精神是让社会产生凝聚力的有机力量,是抵御冷漠风气、抵抗“文明孤岛”的友爱之光。
志愿者是社会文明之光。新时代的志愿公益服务并不是个人情感迸发的一时冲动,而是每个人在参与公共生活中产生的一种理性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根源于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和社会风尚。这既是根植于中华民族精神血脉中守望相助的文化基因,也是志愿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
(节选自2016年12月《人民日报》)
材料二:
学生参与志愿活动动机调查表 | |||||
参与动机 | 完成父母、学校的要求 | 获得他人认可 | 享受志愿快乐 | 结交新朋友 | 其他 |
比例 | 14% | 28% | 42% | 11% | 5% |
(深圳市某集团校学生参与志愿活动动机调查表)
材料三:
在刚刚过去的疫情里,奋战在疫情防控战一线的,是千千万万的深圳志愿者。平时,他们是公务员、教师、学生、公司职工、外卖骑手、餐厅服务员、家庭主妇……当疫情来袭,他们披上红马甲,穿上防护服,就成了冲锋陷阵的战士。
这场疫情防控战中,一呼百应、一夜成军的志愿者大军,已不仅是登记注册的280万“红马甲”,而是每个挺身而出、守护家园的普通人,是一支自发自愿、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民间力量,是一支没有编制却又源源不断人员补给的志愿服务生力军。深圳这座名副其实的志愿者之城,在疫情风雨的磨砺中更加闪闪发光。
这一切,都与这座城市深厚的志愿文化密不可分。深圳自1989年诞生中国内地第一个志愿者组织,从首倡“志愿者之城”建设,到诞生全国第一批国际志愿者、全国第一家颁布“义工服务市长奖”……个个坚实的脚印,闯出了一条属于深圳的志愿文化建设之路。
(节选自2022年3月22日《深圳特区报》)
材料四:
(深圳新闻网2023年3月3日讯)三月春风处处暖,雷锋精神代代传。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之际,团深圳市委评选出全市2022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邓春丽等10名志愿者被评选为“十大志愿者”,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深圳中学志愿者联合会等10个志愿服务组织被评选为“十大志愿服务组织”。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团深圳市委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全市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服务内容日益丰富,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节选自2023年3月4日《深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