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近代以来,传统文化被当作封建思想的一部分受到批判,孝道一度被当作封建道德而被否定,以至于即使在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的中原地区、在作为传统文化根基的农村地区都不乏不孝之子。但我们也要看到,传统孝文化毕竟根深蒂固。而且,应对孝道观念淡薄的难题古代也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官员要率先垂范。在汉代,政府推行“孝政”,社会讲究“慈孝”。从汉武帝的时候就实行“举孝廉”,把孝和廉作为选拔干部的重要标准,鼓励人们做孝子、守孝行。从皇帝做起,各级官员以身作则。京剧《打龙袍》说的是宋代皇帝做了对不起母亲的错事也必须挨打。此外,无论是皇帝的以孝作谥,还是官员的为孝移职,都为天下人树立了孝的楷模。另外,我国古代传播孝行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道德和法律相结合,行孝就具有了强制性。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是某种程度上道德也法律化了,这与西方不一样。在历朝历代的法律和法令中,都有孝老敬老的相关条文。此外,我们还创造了很多把孝道文化大众化的方法和手段,使之绵延不绝。比如,编纂了平民百姓很容易接受的《二十四孝图》《劝孝篇》《三字经》《弟子规》等等,都很便于在群众中传播。这些措施对我们当今推行孝道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摘编自景天魁《传统孝文化的古今贯通》)
材料二:
孝是中华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的始基与元德,为了更好地弘扬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展现传统孝道的当代价值,需要实现传统孝道思想在新时代的转化与传承。
新时代孝道理论应对传统孝道思想中具有时代价值的精神与理念进行阐发。首先,养老敬老、尊老爱亲仍是现代孝道的基础与核心。其次,倡导尽职尽责、家国情怀这一新时代孝道的拓展性内涵。再次,明确继志述事、精神传承是新时代孝道的延伸性内涵。如此,孝观念与规范便是承上启下的,打通了现在与过去。与此同时,新型孝道理论应汲取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价值理念。首先,人格平等性。人格平等是现代亲子关系的基础,是建立新孝道的基石。传统孝道中父尊子卑的不平等关系早已被学界和公众所认识并批判。然而,在“后喻”(指由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在世的前辈)社会中,家庭中的长辈、老年人在家庭中逐渐处于“弱势”乃至边缘的地位,社会上一些不尊老敬亲的现象增多。因此,亲代特别是老年人的人格尊严与平等地位同样需要得到重视与维护。其次,义务双向性。传统亲子关系中的“孝慈”观念体现了亲子道德规范在原则上的双向性,但在实际中却往往是重孝轻慈。真正合情合理之新孝道的形成,必须建立在亲子双向互动的良性关系之上。子女以孝养慈,父母也以慈养孝,现代孝道才能有效运作。再次,注重情理相济。一方面,现代孝道应注重以亲子之间的情感为基础,另一方面,以现代之理引导感情。孝的感情应是合理之情,而非仅仅局限于血缘关系中的自私、狭隘之情;而这种理是缘情之理,并非作为一种单向义务规定的冷漠、处在、强制之理。
孝老爱亲作为一种美德与规范,需要后天的教育。儒家的孔子与孟子都认为,孝虽具有天然的人性基础与可能,但仍需借助后天的教育。孟子提出“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即主张孝悌需要后天的教育。荀子虽不认为孝是人的天性,但主张孝需要后天的习得与教化。首先,家庭教育是孝德培养的基础且为主要的环节、场域。家长自身对待父母长辈的态度与行为,包括与父母的日常交流问候、陪伴扶助、节庆寿诞时的相聚庆祝等,都是在对后代进行真实生动的孝德教育。其次,学校教育是孝德培育的强化环节。学校的一些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应注重弘扬和践行孝老爱亲、尊师敬长的美德。再次,社会教育也是社会孝亲敬老风尚形成与彰显的重要依托。如一些社会组织的宣讲,新闻媒体对于彰显孝德的典型人物、事例的报道,公益性广告、宣传片、纪录片等对孝德的弘扬等等,都对社会范围内敬老爱亲风尚的树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一定的物质条件与制度保障能为公众道德观念的提升与践行帮助。家庭孝养曾在中国古代解决了养老的问题。然而,现代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养老问题的社会性、复杂性更加凸显。这要求发挥社会、国家、政府的集体作用和制度优势,进一步完善保障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发挥法律对弘扬孝道的保障、引导、宣传与教育作用。同时,加快推进与完善与养老相关的社会保障体系,筑牢新时代弘孝、行孝、享孝的物质基础和制度支撑。
礼仪在传统社会教化民众、化导风俗中发挥着特殊而有效的功能,是弘扬孝道的重要实践抓手。习近平强调:“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孝的礼仪践行既包括一些日常礼仪也包括诸种节庆礼俗。在许多家庭的日常生活中,都有一些体现孝之敬老内涵的生活规矩,如就餐时请长者上坐,请老人长辈先动筷子等。不少传统节日礼俗中蕴含着子孙对于父母、先辈表敬、孝、思的立意与内涵,诸如家庭仪式中的祝寿、祭祀以及春节、清明、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时的活动仪式,体现出不同层次的孝道内涵。正是通过一系列尊老爱亲、追念先祖之礼的设计与践行,使孝内在的思想得以展现,通过日常生活与特殊时节的不断操习,逐步内化为民众日用而不觉的伦理道德规范,乃至逐渐融入国民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之中,从而使孝老爱亲的美德与风尚得以被广泛认同与传承。
(摘编自刘函池《新时代中国传统孝道思想的转化与传承——基于全国公民孝道观念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