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九上·崂山月考) 现代文阅读

    日成一事,方可有为

    王开林

    ①一位熟识的读者告诉我:几年前,他曾在精神方面出现了危机的前兆——空虚和迷茫。于是他主动应对,阅读了一些书。忽然悟到,大家人云亦云,反复强调“有志者事竟成”,那个“事”通常都指大事,然而天下大事太少,小事如麻,倘若我们一味地想做大事,别说良机有限,贵人难遇,就老实地掂量自己的才智吧,也未必够用。悟到这一层,他当机立断,确定了一条崭新的座右铭-“日成一事”。这个“事”只限于小事和微事,但必须做得有条不紊,有始有终。一段时间后,他走出困境,取得了突出的业绩,成为同行中的领军人物。可见,日成一事,方可有为。

    ②日成一事,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小事做好,把细节顾全。读一本书,就把这本书读明白,不“杀书头”(国学家黄侃的说法,只读个开头,就将书撂下抛弃)。写一封信,就把这封信写周详,慎勿差池。见一个人,就把这个人见清楚,莫留疑惑。植一棵树就把这棵树植成活,勿使枯萎。诸如此类。日成一事,既是一个原始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久而久之,不说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至少也能集腋成裘。

    ③日成一事,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小事做好,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曾国藩有一副名联,可谓快人“慢语”:“好人半自苦中来,莫贪便宜;世事皆因忙里错,且更从容。”我说曾国藩是“快人”,其意并不难解,他是近代公认的立德、立功、立言的头号典型人物,大家都认定他是快刀斩乱麻的顶尖高手。殊不知,他经常劝人要慢工出细活,天下事非从容而莫办。无独有偶,民国元勋黄兴也是“快人”,半生戎马倥偬,但他好整以暇,最爱对人说的四个字是“慢慢细细”(长沙方言,意为做事不求快而求精)。大德高人,我们学不来,但其言之要义值得留心,无论做大事还是做小事,单纯地追求快速都不行,急就章靠谱的总是太少,精心之作则须仔细打磨。

    ④也许有人会犯嘀咕:日成一事,这是否要求太高而又逼迫太紧?首先,日成一事,是专指小事;其次,日成一事,是专重细节;此外,日成一事,是要快人减速;还有,日成一事,是要懒人提劲。虽是小事和细节,你若日日慎意而为,精心而为,你将具备过人之处。

    1.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开头从一位读者的经历写起,强调了“日成一事”的重要性,引出中心论点;并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 . 选文第③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有力地证明了日成一事,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小事做好,不慌不忙,不急不躁。 C . 选文的论证思路是开篇提出作者的观点,再列举“我”的一位读者用“日成一事”的座右铭来走出精神方面的困境,并取得突出业绩,成为同行中的领军人物的经历,证明了中心论点。通过事例阐释怎样做到“日成一事”。最后通过对一些人疑问的解答,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 D .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成功都是通过一件件小事的完成累积而成,如果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为自己设定一个小目标,那么天长日久,总会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
    3. (3) 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选文论据的一项是( )
      A . 马南邨《燕山夜话》:“任何重大原则的分野,常常是隐伏在不被注意的细微末节之间,有识者不可不察!” B . 梁实秋《书》:“挤在书肆里读书,应该像牛吃嫩草,不慌不忙的......” C .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D .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