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上·佳木斯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孔子云:“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今云专求之见闻之末,则是失却头脑,而已落在第二义矣。近时同志中,盖已莫不知有致良知之说,然其功夫尚多鹘突者,正是欠此一问。大抵学问功夫只要主意头脑是当。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盖日用之间,见闻酬酢 , 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故只是一事。若曰致其良知而求之见闻,则语意之间未免为二。此与专求见闻之末者虽稍不同,其为未得精一之旨,则一而已。“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既云“择”,又云“识”,其真知亦未尝不行于其间,但其用意乃专在多闻多见上去择识,则已失却头脑矣。崇一于此已分晓今日之问正为发明此学于同志中极有益。但语意未 , 则毫厘千里,亦不容不精察之也。

    (节选自王阳明《传习录·答欧阳崇一》)

    材料二:

    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仁义,天德也。性中固有之而自知之,无不善之谓良。非闻见小知而已。行所不逮,身所不体,心所不 , 偶然闻一师之言,见一物之机,遂自以为妙悟,小知之所以贼道。因理而体其所以然,知以天也;事物至而以所闻所见者证之,知以人也。通学识之知于德性之所喻而体用一源,则其明自诚而明也。所谓诚明者,性与天道,不见乎小大之别也。通事物之理、闻见之知与所性合符,达所性之德与天合德,则物无小大,一性中皆备之理。性虽在人而小,道虽在天而大,以人知天,体天于人,则天在我而无小大之别矣。

    (节选自王夫之《张子正蒙注·诚明篇》)

    1. (1)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崇一A于此B已分晓C今日D之问E正为发明F此学G于同志中H极有益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酬酢,宾主互相敬酒,泛指交际应酬,酬指向主人敬酒,酢指向客人敬酒。 B . 莹,意思是清楚,与成语“清莹秀澈”“如玉之莹”中的“莹”意思不同。 C . 喻,意思是知晓,与《论语·里仁》中“君子喻于义”的“喻”意思相同。 D . 贼,此处为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损害毁弃,文中的“贼道”即损害道义。
    3.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阳明认为,孔子说自己没有知识,其实是说除良知之外没有别的知识;致良知是圣人教育人的第一要义。 B . 王阳明认为,做学问不应只专研于见闻的细枝末节,否则寻求到的只是一些次要的东西,故致良知可摒弃见闻。 C . 王阳明认为,关于多闻择善而从、多见而识的问题,欧阳崇一认识得十分清楚,此番讨论对大家也很有好处。 D . 王夫之认为,致良知需要身体力行,偶然的见闻并非真正的妙悟,真诚聪明的人的本性与天德没有大小之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