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上·佳木斯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临武君与孙卿子议兵于赵孝成王前。王曰:“请问兵要。”临武君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孙卿子曰:“不然。臣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一民。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临武君曰:“不然。兵之所贵者势利也,所行者变诈也。善用兵者,感忽悠暗,莫知其所从出,孙、吴用之,无敌于天下,岂必待附民哉!”孙卿子曰:“不然。臣之所道,仁人之兵,王者之志也。君之所贵,权谋势利也;所行,攻夺变诈也,诸侯之事也。仁人之兵,不可诈也。彼可诈者,怠慢者也,亶者也,君臣上下之间滑然有离德者也。孝成王、临武君曰:“善!”

    (节选自《荀子·议兵》)

    材料二:

    太宗曰:“分合为变者,奇正安在?”靖曰:“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故正亦胜,奇亦胜。三军之士,止知其胜,莫知其所以胜,变而能通,安能至是哉。分合所出,惟孙武能之,吴起而下,莫可及焉。”太宗曰:“吴术若何?”靖曰:“臣请略言之。魏武侯问吴起两军相向。起曰:‘使贱而勇者前击锋始交而北北而勿罚观敌进取。一坐一起,奔北勿追,则敌有谋矣。若悉众追北,行止纵横,此敌人不才,击之勿疑。’臣谓吴术大率多此类,非孙武所谓以正合也。”太宗曰:“卿舅韩擒虎尝 , 卿可与论孙、吴,亦奇正之谓乎?”靖曰:“韩擒虎安知奇正之极,但以奇为奇,以正为正耳。曾未知奇正相变,循环无穷者也。”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①孙卿子:即荀子,名况,字卿。②靖:即李靖,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1. (1)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使贱A而勇者B前C击D锋E始F交而北G北而勿罚H观I敌进取。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致,到达。与《答司马谏议书》“以致天下怨谤也。”意思不同。 B . 路,通假字,同“露”。《齐桓晋文之事》“刑于寡妻”一句中也有通假字。 C . 非,违背。与《论语》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的“非”意思相同。 D . 言,谈论,议论,与《过秦论》中“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的“言”意思不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临武君和荀子在赵孝成王面前讨论用兵之道,临武君认为除了要得到天时地利,用兵还要善于观察敌方的动向。 B . 荀子不认同临武君的观点,他认为用兵的要领在于善于依赖百姓,正如后羿射中微小目标需要借助协调的弓箭。 C . 面对唐太宗用兵的奇正表现在哪里的询问,李靖回答说善于用兵的人,处处将正兵与奇兵相结合,令敌方无法判断。 D . 韩擒虎认为李靖可以与孙、吴相提并论,但李靖并不认同,他觉得舅舅从来不懂得奇正相互变化、循环无穷的道理。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之所贵,权谋势利也;所行,攻夺变诈也;诸侯之事也。

      ②若悉众追北,行止纵横,此敌人不才,击之勿疑。

    5. (5) 对孙、吴的用兵之道,临武君和李靖的看法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