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的“数字生命”能否突破次元壁,照进现实生活?
随着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的上映,许多硬核黑科技纷纷登上银屏,数字生命就是其中一项。那么,现实世界中的数字生命究竟为何物?
有关“数字生命”的研究历史悠久,而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兰顿提出了“硅化生命”思想,并将人工生命确立为一类独立的研究领域,即“数字生命”。
何为“数字生命”?简而言之,就是将人类的意识以计算机程序的形式存在于随机存取存储器环境中,使人类的思想意识脱离躯体而独立存在。这需要具有生命体征或行为的人工系统,以计算机作为媒介来创造新的生命形式。这里澄清一点辨析的误区,人工智能是大数据算法创造的机器生命,它之所以能够具有科学生命体征和行为,来自于人类仿生学的应用,AI并没有人的意识,所以和数字生命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这一区别从影片中也可以看出,“550-W”基于对图丫丫“人在回路”的学习,不断迭代进化。这就意味着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一旦有了数字生命的介入,便可将机器意识与数字人意识相结合,由弱到强实现进化。通常情况下,机器学习过程都是基于数据的黑箱,人类只负责调整参数和数据集,无法了解和干涉计算机的学习训练过程。而“人在回路”学习指的是人(数字生命)融入了整个计算机系统,参与机器学习的过程。
制作数字生命的前提工作繁杂,存储人类生前记忆需要高精度仪器拍摄大脑结构快照,制作出完美的脑机接口才能实现机器与人类大脑的长期脑波交互,记录各种意识活动对应的大脑运作模式,脱离于人脑自主重建人类意识需要成熟的全脑仿真技术进行思维拟合。除此之外,还需要一个拥有极强算力的设备支撑数字生命的持久运作,否则就会像影片中图恒宇在550-A中上传图丫丫备份卡,数字图丫丫只能获得两分钟的寿命。但从当前现实情况来看,上述一系列工作,目前仍仅能在科幻电影中能够完成。不过,目前我们已经可以实现用计算机模拟生命行为和关键特征进行自行迭代,遵循生物基因遗传进化的规律。
影片中马兆蛤图恒宇的个人意识数据备份卡是一个随机存取存储器,内部的核心部件“类脑芯片”是“数据生命”能够产生的关键、类脑芯片的基本架构就是模拟人脑的神经突触传递结构,模仿人类大脑的工作方式,具有无数类似于神经元的处理器和类似于神经纤维的通信系统,其在整个数字生命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可以类比手机芯片在手机内部发挥的作用,集全部功能于一身,人类被储存在备份卡中的意识会在类脑芯片驱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得以延续乃至“成长”。
虽然当今世界技术水平还无法达到影片中能够将人的意识储存为备份卡上传,但“初级数字生命”已经能够实现,围绕它展开的产业也已经延伸到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3D数字人公司优链时代研发的3D云阵相机就是其中的代表,已经应用在科研教学、品牌推广、游戏娱乐、文博旅游等多个行业和商业场景中。“初级数字生命”在医学健康领域的应用更贴近于数字生命的本质,研究者综合运用各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实现将碳基生命数字化这一过程,将有机生命“量化”,然后解读生命数据。
从传统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数字生命显然不算是生命,它没有遗传物质,没有细胞的生长和繁殖。但正如影片中马兆所表述,数字生命对于普通人的诱惑过大。暂且不去追究这些直击人类根源的深奥问题,“数字生命”仍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入钻研和反复推敲的学术课题。但试想未来某一天人类能够实现这项技术,“数字生命”或将成为延续人类文明的一种创新方式。
(摘编自《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