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文物会“说话”,文物是历史的写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物一《第一个五年国民经济计刻草案图表》——1953年,我国开给了以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中心的大规模轻济建设,这一年,党正式提出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并把这条总路线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指针。

    文物二 1955年国家粮食部发行的全国粮票——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资极度匮乏,粮食自然无法做到敞开供应。中央政府开始酝酿粮食的计划供应,以满足全国人民的温饱。1953年,中央政府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物资逐渐丰富起来,票证制度越来越松动。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后,全国各地先后放开粮食及其他产品价格,实行购销同价。1993年,粮油实现敞开供应,粮票已无用武之地,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长达近40年的“票证经济”就此落幕。

    解说词是口头解释、说明事物的文体,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述,渲染、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实情、状态和意义,力争达到宣传效果。

    根据上述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件文物为其写一段解说词,(要求:围绕与文物相关的历史事件展开,介绍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