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2023五上·海珠月考)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荔枝(肖复兴)

    ①我第一次吃荔枝,是十几年前。那时,北京很少见到这种南国水果,时令一过,不消几日,再想买就买不到了。想想母亲快70岁的人了,竟从来没有吃过荔枝呢!虽然一斤要好几元,挺贵的,咬咬牙,还是掏钱买了一斤。我想让母亲尝尝鲜,她一定会高兴的。

    ②回到家,还没容我从包里掏出荔枝,母亲先端出一盘沙果。这是一种比海棠大不了多少的小果子,居然每个都长着疤,有的还烂了皮,只是让母亲一一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净净。我知道这一定是母亲买的处理水果,每斤顶多5分或1角。居家过日子,老人就是这样一辈子过来的。

    ③我拿了一个沙果塞进嘴里,连声说真好吃,又明知故问多少钱一斤,然后不住口地说真便宜——其实,母亲知道我是在安慰她而已。但这样的把戏依然让她高兴。趁着她高兴的劲儿,我掏出荔枝:“妈!今儿我给您买了好东西。”母亲一见荔枝,脸立刻沉了下来:“你财主了怎么着?这么贵的东西,你……”我打断母亲的话:“这么贵的东西,不兴咱们尝尝鲜!”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络突兀的手不停地(拿 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指甲(刺 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 揭)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毕竟是第一次吃,母亲竟像孩子一样高兴。

    ④那一晚,正巧有位老师带着几位学生突然到我家做客,望着桌上这两盘对比鲜明的水果有些奇怪。说实话,自尊心与虚荣心齐头并进,我觉得自己仿佛是那盘丑小鸭般的沙果,真恨不得变戏法一样把它一下子变走。母亲端上茶来,笑吟吟地顺手把沙果端走,那般不经意,然后回过头对客人说:“快尝尝荔枝吧!”说得那般自然、妥帖。

    ⑤以后每年的夏天,不管荔枝多贵,我总要买上一两斤,让母亲尝尝鲜。吃荔枝成了我家一年一度的保留节目,一直延续到三年前母亲去世。

    ⑥母亲去世前是夏天,正赶上荔枝上市。我买了好多新鲜的荔枝,皮薄核小。我感到慰籍的是,母亲临终前一天还吃到了水灵灵的荔枝。或许,这就是天命,是对母亲善良忠厚一生的报偿吧。其实,我错了。母亲去世很久后,我才知道母亲临终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颗荔枝,都给她心爱的太馋嘴的小孙子吃了。

    ⑦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

    1. (1) 关于提高阅读速度,下列做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 B . 只要集中注意力,阅读速度就会提高,因此,我不能边读边思考。 C . 读完第①自然段,我心想:快70岁的母亲第一次吃荔枝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于是我带着问题快速默读文章。 D . 阅读第②自然段时,我不知道“沙果”是什么,但不影响阅读,因此我没有停下来。
    2. (2) 联系上下文,选择第③自然段括号里最恰当的动词。从这一连串对母亲动作的细节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3. (3) 照样子围绕“荔枝”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

      第①自然段:“我”咬牙为母亲买荔枝。

      第③自然段:

      第④自然段:

      第⑤自然段:“我”每年买荔枝给母亲尝鲜。

      第⑥自然段:

    4. (4) 作者用两种水果表达了两代人不同的生活态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题)
      A . “我”买荔枝,虽然价格昂贵,但体现了“我”对母亲的一片慈孝之心。 B . 母亲把沙果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净净,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C . “我”希望变戏法一样把沙果变走这一想法,说明了“我”有点儿虚荣。 D . 母亲在客人面前肚子拿走沙果,是不想在客人面前丢脸,有点虚荣。
    5. (5) 联系全文体会“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蕴含的作者的感情,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