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上,月牙儿如同一只小船儿执着地在礁石样的云团里穿行,在一片浮云里时隐时现地悠悠颠簸。
①勉强做的,不自然,不熟练。
②不柔和,不细致。
如痴如醉 气喘吁吁 欣喜若狂
荔枝(肖复兴)
①我第一次吃荔枝,是十几年前。那时,北京很少见到这种南国水果,时令一过,不消几日,再想买就买不到了。想想母亲快70岁的人了,竟从来没有吃过荔枝呢!虽然一斤要好几元,挺贵的,咬咬牙,还是掏钱买了一斤。我想让母亲尝尝鲜,她一定会高兴的。
②回到家,还没容我从包里掏出荔枝,母亲先端出一盘沙果。这是一种比海棠大不了多少的小果子,居然每个都长着疤,有的还烂了皮,只是让母亲一一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净净。我知道这一定是母亲买的处理水果,每斤顶多5分或1角。居家过日子,老人就是这样一辈子过来的。
③我拿了一个沙果塞进嘴里,连声说真好吃,又明知故问多少钱一斤,然后不住口地说真便宜——其实,母亲知道我是在安慰她而已。但这样的把戏依然让她高兴。趁着她高兴的劲儿,我掏出荔枝:“妈!今儿我给您买了好东西。”母亲一见荔枝,脸立刻沉了下来:“你财主了怎么着?这么贵的东西,你……”我打断母亲的话:“这么贵的东西,不兴咱们尝尝鲜!”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络突兀的手不停地(拿 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指甲(刺 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 揭)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毕竟是第一次吃,母亲竟像孩子一样高兴。
④那一晚,正巧有位老师带着几位学生突然到我家做客,望着桌上这两盘对比鲜明的水果有些奇怪。说实话,自尊心与虚荣心齐头并进,我觉得自己仿佛是那盘丑小鸭般的沙果,真恨不得变戏法一样把它一下子变走。母亲端上茶来,笑吟吟地顺手把沙果端走,那般不经意,然后回过头对客人说:“快尝尝荔枝吧!”说得那般自然、妥帖。
⑤以后每年的夏天,不管荔枝多贵,我总要买上一两斤,让母亲尝尝鲜。吃荔枝成了我家一年一度的保留节目,一直延续到三年前母亲去世。
⑥母亲去世前是夏天,正赶上荔枝上市。我买了好多新鲜的荔枝,皮薄核小。我感到慰籍的是,母亲临终前一天还吃到了水灵灵的荔枝。或许,这就是天命,是对母亲善良忠厚一生的报偿吧。其实,我错了。母亲去世很久后,我才知道母亲临终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颗荔枝,都给她心爱的太馋嘴的小孙子吃了。
⑦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
第①自然段:“我”咬牙为母亲买荔枝。
第③自然段:
第④自然段:
第⑤自然段:“我”每年买荔枝给母亲尝鲜。
第⑥自然段:
大泽山区的地雷站
①胶东是地雷战的起始地点,最为著名的地雷战发生在大泽山区。1938 年,这里就建立起了民兵组织,并开始进行游击战。最初,民兵只是用上级发下来的地雷来打击日伪军,随着战争的深入,他们开始自己动手制造地雷,给日伪军造成了重大杀伤。
②1942年,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大规模封锁,上级发下来的地雷已经很少了。于是民兵们就开始自己想办法,自己制造地雷,但是又缺少生铁。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民兵们想到了大泽山区漫山遍野的石头,他们就开始制造并使用石雷。
③制造石雷很简单。先找一块圆形的石头,再在上面凿一个口小底大的窝儿,然后在窝儿里面装好炸药,最后安上拉火管。埋设时,绊线的一端系着拉火管,另一端固定起来就行了。一开始,绊线多是用麻绳之类的粗线,不够隐蔽,容易被日伪军发现。之后,民兵对它进行了改良,用马尾或头发制作绊线。
④民兵制造了石雷,敌军的探雷器就不管用了。民兵经常在日伪军的必经之路上埋设绊雷,日伪军被炸怕了,不敢再走大路。于是民兵又在日伪军可能走的小路上埋雷。有一次,民兵在高家村西大路边的河滩上布下了石雷阵。拂晓,侦察员报告说日伪军进山了,民兵赶紧到那里将雷弦挂好,之后便上了四周山头打冷枪,准备将日伪军引到地雷阵中。日伪军好像听民兵们的“调遣”一样,没走大路,专沿河滩往前走,这样一来,正好陷入民兵布下的石雷阵中,死伤惨重。
⑤民兵在游击战的实际经验中逐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地雷。从最简单的拉雷、绊雷开始,逐步发展到连环雷、子母雷、前踏后响雷、水雷、胶皮雷、竹筲雷和滚雷等40余种雷。
⑥同样,民兵们布置地雷的地点也多种多样。地雷可以设在门上、锅里、鸡窝里等不常规的地方,甚至可以布置在桌子的抽屉里。日伪军进村后,推门门炸,捉鸡鸡窝炸,翻箱倒柜也被炸,整个大泽山区成了地雷的世界。
⑦就是这样,在整个大泽山区,民兵以麻雀战配合地雷战对抗日伪军。只要日伪军一进入根据地,便“时时枪声响,处处地雷炸”。有日伪军曾经这样说过:“如果没有长一个铁脑袋,就不要去大泽山里与当地的民兵进行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