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上·顺德月考)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赵王将使赵郝约事于秦,割六县。虞卿谓赵王曰:“秦之攻王也,倦而归乎?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弗攻乎?”王曰:“秦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取以送之,是助秦自攻也。来年秦攻王,王无救矣。”赵王计未定,楼缓至赵,赵王与之计之。楼缓曰:“虞卿得其一,不得其二。秦、赵构难而天下皆说,何也?曰:‘吾且因强而乘弱矣。’今赵不如亟割地为和以疑天下,慰秦之心。不然,天下将因秦之怒,乘赵之敝,瓜分之,赵且亡,何秦之图乎!”虞卿闻之,复见曰:“危哉楼子之计是愈天下而何秦之心独不言其示天下弱乎?且臣言勿与者,非固勿与而已也。秦索六城于王,而王以六城赂齐。齐,秦之深仇也,其听王不待辞之毕也。则是王失之于齐而取偿于秦,而示天下有能为也。王以此发声。兵未窥于境,臣见秦之重至赵而反媾于王也。从秦为 , 韩、魏闻之,必尽重王。是王一举而结三国之亲而与秦易道也。”赵王曰:“善。”使虞卿见齐王,与之谋秦。虞卿未返,秦使者已在赵矣。楼缓闻之,亡去。赵王封虞卿以一城。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五》)

    材料二:

    从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而衡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皆非所以持国也。今人臣之言衡者,皆曰:“不事大。则遇敌受祸矣。”事大未必有实,则举图而委,效而请兵矣。献图则地削。效玺则名卑。事大为衡,未见其利也,而亡地乱政矣。人臣之言从者,皆曰:“不救小而伐大。则失天下。失天下则国危,国危而主卑。”救小未必有实.则起兵而敌大矣。救小未必能存,而伐大未必不有疏,有疏则为强国制矣。救小为从,未见其利,而亡地败军矣。治强岂独责于外,内政之有也。今不行法术于内,而事智于外.则不至于治强矣。

    (节选自《韩非子·五蠹》)

    1. (1)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危哉楼A子之B计C是愈疑D天下E而何慰F秦之心G独不言其示H天下弱乎?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赂,财物,与《苏武传》“因厚赂单于,答其谢意”中“赂”的意思不同。 B . 媾,交互为婚,文中指讲和:“从秦为媾”意即“依从秦国要求与之讲和”。 C . 东,作状语,往东,向东,与《赤壁赋》“顺流而东”中“东”的用法相同。 D . 玺,君主大印,“效玺”的意思是国君献出自己的大印,表示臣服于对方。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虞卿看来,当下秦国是因为军队疲倦而停战,赵国如把秦国凭借实力都无法攻取的城邑送给秦国,将助长秦国攻打自己的气焰。 B . 楼缓向赵王指出,秦国和赵国如果结怨,那么其他国家都会很高兴,因为他们可以趁机分一杯羹,可见楼缓并不认同虞卿的观点。 C . 虞卿认为,可以利用秦国和齐国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将秦国索要的城池送给齐国,换取齐国帮助,以缓解来自强秦方面的压力。 D . 赵王最终采纳了虞卿的建议,在虞卿主动请缨出使齐国尚未返回时,秦国就已派遣使者到赵国求和,赵王因此赏给虞卿一座城邑。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下将因秦之怒,乘赵之敝,瓜分之,赵且亡,何秦之图乎!

      ②救小未必能存,而伐大未必不有疏,有疏则为强国制矣。

    5. (5) “强秦时代该如何持国”,虞卿、楼缓和韩非子对这一问题各有见解,请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