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上·涡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每一种文明都在传承、演变、竞争与融合中形成关于自身文明和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关系的文明观。不同的文明观不仅造就了不同的国家制度,而且影响着世界秩序的重塑。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需要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需要有宽阔的胸怀和传承文明的气度,更需要有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文明观”。这一“新文明观”就是“和”“美”“与”“共”的文明观。

    文明之“和”在于平等。世界上的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生存的土壤,源于特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条件,凝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智慧与精神追求,包含着特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类文明百花园中的每一支“花朵”,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对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过贡献。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人为地贬损、拒绝和排斥不属于自身母体文明的另一种文明,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只会导致灾难性后果。

    文明之“美”在于多样。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文明,每一种文明都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在人类文明百花园里,既有一种文明内部表现着不同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族传统的文明形式,也有不同文明体之间体现着人类共同价值观念和智慧的文明形式。理性处理本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差异,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文明之树将根深叶茂。

    文明之“与”在于创造。文明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标识,是一个民族贡献给人类的精神瑰宝。无论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无论是器物工具还是人文精神,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制度规章,不同文明体创造的精神财富,为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提供了丰富的文明选择。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为人类文明发展增添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

    文明之“共”在于包容。大海之所以“大”,因为有“海纳百川”的容量;文明之所以延绵亘古、历久弥新,因为有包容的智慧和精神。历史上,中华文明既向西方传播中国的哲学、文学、医药、丝绸、瓷器、茶叶等,也从西方吸纳音乐、绘画、文学等文明精华。在中西文明的交流中,既有中国的“四大发明”带动世界变革、推动欧洲文艺复兴的佳话,也有“西学东渐”、近代欧洲先进的天文学、医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等科学知识传入中国,开阔中国人视野的神奇。平等而多元多向的交流,超越时空跨越国界的文化交融,使文明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使人类的精神生活精彩纷呈。文明交流互鉴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不同文明在取长补短中共同进步,在包容交流互鉴中维护世界和平。

    “和”“美”“与”“共”的文明观是多元平等、美美与共、包容互鉴、创新发展的整体文明观,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进步文明观。

    (摘编自张乾元《以“新文明观”引领人类发展进步》)

    材料二:

    文明的通畅交流,依赖于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华文明与亚洲其他文明的丰富交流,就中华文明方面来说,是依据于中华文明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尤其是“和而不同”的观念。

    《国语·郑语》记载:“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同是单一性的重复,和是多样性的协和。不同事物的调和配合是事物得以产生的根本,相同事物的单纯重复却不能生成。这种推崇“和”而反对“同”的主张,后来被孔子概括为“和而不同”的原理。这是一种真正的中国智慧,也是一种价值理想和态度,为中华文明对于文明交流和文明多样性的态度提供了世界观的基础。

    “和”是多样性的协和,它所具有的一般和谐或普遍和谐的意义,更在中国文明早期便开始发展。《尚书·舜典》记载,帝舜命其乐官通过诗歌音乐,达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说明古人非常重视音乐的和谐作用,并期望歌乐的和谐能使人与神达到一种和谐的关系。中国古人将音乐的和谐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族群与族群、人与天地等关系的模型,对“和”的追求成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普遍理想,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追求。

    把追求永久和谐作为对待外部族群的态度,在中国文明中也是源远流长。《尚书·尧典》提出:“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以后“协和万邦”便成为中国文明世界观的典范。一个和平共处的世界,是中国文明几千年来持久不断的理想。

    汉魏以后,佛教从印度东传进入中国,使得中国文化不仅吸收了佛教文化,而且在意识中明确了解到在中华文明之外存在着其他的高级文明。这使得中国人开辟了多元的文明视野,而且中国文明与印度文明的交流始终是和平的。这样一个不同文明、多元宗教融合的传统,是古代中国“和而不同”观念的文化实践,中华文明所追求的和谐是以多样性共存互补为前提的和谐观。

    中华文明对其他文明的包容态度,得到孔子的仁学的支持。表现在两个方面:“和而不同”与“与人为善”。“和而不同”,指包容差异,尊重差异,注重多元。而“与人为善”,包含着与自己不同的他者和善相处、友好对待。这两点也是处理文明关系的善好原则,遗憾的是,当今世界上还是有一些人抱持一种“异者为敌”的狭隘观念,坚持单一性的自我中心,把与自己不同的他者都看成是敌人,力图用一切手段甚至是利用武力来改变甚至消灭对方。他们所说的“异者”不仅是指民族、国家,甚至是文明。这既不符合文明发展的世界潮流,也有悖于文明交流的普遍价值。

    我们相信,仅仅依靠西方现代性价值和西方文明的文明观去解决,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开放各种探求,包括重新发掘亚洲文明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发挥“和而不同”的文明观与“与人为善”的文明态度,使当今这个令人不满意的世界得以改善。

    (摘编自陈来《中华文明的文明观和文明态度》)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明内部既能表现出不同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族传统,也能体现出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智慧。 B . 文明之“与”在于创造,因而不同文明体创造的精神财富能够为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提供丰富的文明选择。 C . 在对文明交流和文明多样性的态度上,推崇“和”而反对“同”的这一主张为中华文明提供了世界观的基础。 D . 中华文明与亚洲其他文明的丰富交流主要得益于中华文明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尤其是儒家“和而不同”的观念。
    2.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和”“美”“与”“共”的文明观是在传承、演变、竞争与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整体文明观。 B . 《尚书·尧典》中“协和万邦”的理念表明,中国把追求永久和谐作为对待外部族群的态度源远流长。 C . 中国文化吸收了印度的佛教文化,中印文明始终和平交流,这体现了中国践行“和而不同”的观念。 D . 西方现代性价值和西方文明的文明观存在很多不足,但可以通过发掘亚洲文明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去弥补。
    3. (3)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举中西文明交流的事例,说明平等而多元多向的跨时空、跨国界的交流能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B . 材料一采用总分总式结构,主体部分从“和”“美”“与”“共”四个角度分别论述文明观,内容层层深入。 C . 材料二多处引用典籍中的句子,如引用《国语·郑语》中的话论述“和而不同”的观念,使得论证具体有力。 D . 材料二第六段先阐述孔子仁学在中华文明观中的表现,再批驳以自我为中心、排斥其他文明的观点。
    4. (4) 材料二倒数第二段加点的词语“遗憾的是”“还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 (5) 两则材料都谈到“和”的中华文明观,请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其不同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