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社会法治 /
  • 1. (2023七上·绍兴期中) 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一: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摘自部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秦统一后,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派兵征服南方的越族地区,设置桂林、南海、象等数郡。西汉前期,对匈奴的主要政策是“和亲”,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重新夺回被匈奴占领的河套地区、占领河西走廊,并移民到这些地区戍守、屯垦。

    材料三:魏晋以来,内迁各族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往来频繁,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汉化。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民族统治者认同华夏文化,往往自称华夏后裔。胡床为游牧民族的折叠坐塌,晋以后不仅流行于北方,而且推广到江南。胡床的使用促使高足家具的出现,改变过去席地而坐的习惯。胡歌、胡乐、胡舞等在北方流行,给汉族为主体的中原文化增添新鲜色彩。

    1. (1) 根据材料一,谈一谈你如何看待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2. (2) 根据材料二反映了秦汉时期与匈奴之间的关系有怎样的变化趋势?西汉政府为管理西域设置了什么机构?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魏晋以来民族交流的表现有哪些?并分析其对中华民族发展影响?
    4. (4) 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有的大家庭。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