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社会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暨阳初中教育共同体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

更新时间:2024-04-28 浏览次数: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2023七上·绍兴期中) 恩格斯说:“就世界范围而言,人工取火的进步超过了蒸汽机。”在我国历史上,最早掌握人工取火的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山顶洞人 D . 河姆渡人
  • 2. (2023七上·绍兴期中)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有一组唯美的镜头: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穗稻“笑”弯了腰。我国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 (    )
    A . 水稻、粟 B . 小麦、土豆 C . 番薯、黍 D . 玉米、粟
  • 3. (2023七上·绍兴期中)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业是国之根本,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有(   )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磨制工具     
    ④城市出现     
    ⑤聚落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⑤ C . ①②③⑤ D . ①③④⑤
  • 4. (2023七上·绍兴期中) 对半坡人和河姆渡人而言,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 广泛种植棉花,穿棉布衣服 B . 尝试着培育野生稻、野生狗尾巴草,使之逐渐成为自己的主食——稻和粟 C . 发明了弓箭狩猎,并将吃不完的野兽饲养起来 D . 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
  • 5. (2023七上·绍兴期中) 海内外华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 . 华人都是黄色皮肤 B . 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由炎、黄两个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 C . 炎帝、黄帝打败了蚩尤部落 D . 我国原始居民主要生活在黄河流
  • 6. (2023七上·绍兴期中) 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A . 伯益建立夏朝 B .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 . 夏朝建立标志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 D . 启是夏朝第一任君主
  • 7. (2023七上·绍兴期中) “明君兴国,昏君误国。”下列有关夏、商、周君王的叙述对应正确的是( )
    A . 周文王——涿鹿之战,灭商建周 B . 商纣——任用贤臣,建立商朝 C . 夏桀——荒淫无度,暴政亡夏 D . 周幽王——专断横行,国人暴动
  • 8. (2023七上·绍兴期中) 中国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下列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 )

    ①传说   
    ②遗址   
    ③化石    
    ④文献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9. (2023七上·绍兴期中) 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 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反映了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 . 分封诸侯众多,离心离德 B . 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C . 霸主尊王攘夷,辅助弱小 D .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 10. (2023七上·绍兴期中) 考古发现,霸陵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与汉文帝遗诏中所说“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相吻合。这印证了汉文帝(     )
    A . 勤俭治国 B . 勤于政事 C . 善于用人 D . 虚怀纳谏
  • 11. (2023七上·绍兴期中) 老子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提出“即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二者都主张(     )
    A . 无为而治 B . 重农抑商 C . 儒道一家    D . 以民为本
  • 12. (2023七上·绍兴期中) 关注历史教材的课目标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如图教材目录横线处填(   )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____

        第4课  夏商周地更替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7课  战国时期地社会变化

        第8课  百家争鸣

    A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 13. (2023七上·绍兴期中)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
    A . 公元前230年,秦国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 B . 秦国军队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C .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定都咸阳 D . 秦的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 14. (2023七上·杭州期中) 李伊是秦朝的一名中央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他的职位应是 ( )
    A . 太尉 B . 御史大夫 C . 丞相 D . 刺史
  • 15. (2023七上·绍兴期中) 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张楚政权”、“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等信息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绿林赤眉起义 B . 黄巾起义 C . 陈胜吴广起义 D . 刘邦项羽起义
  • 16. (2023七上·绍兴期中) “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与这句话描述的历史现象有关的是(   )

    ①东汉争夺帝位斗争激烈      
    ②东汉皇帝在位时间短

    ③东汉王朝存在时间短        
    ④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 17. (2023七上·绍兴期中) 西汉初期,诸侯王势力膨胀,威胁中央政权。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   )
    A . 实行“削藩” B . 颁布“推恩令” C . 大封同姓王 D . 合并郡县
  • 18. (2023七上·绍兴期中) 秦朝与西晋两个朝代的相似之处主要有( )

    ①结束分裂,统一全国    
    ②存在时间不长

    ③都是在全国推行分封制  
    ④都推行严刑峻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9. (2023七上·绍兴期中)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科学技术继续发展,主要得益于(     )

    ①江南地区开发       
    ②北方民族交融  

    ③社会动荡不安       
    ④佛教盛行一时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②
  • 20. (2023七上·绍兴期中) 中医中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国历史上曾经涌现出很多医术高明、品德高尚的医学家。以下属于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成就是 ( )
    A . 首创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B . 擅长开刀等外科手术 C . 编制医学体操“五禽戏” D . 编写《伤寒杂病论》
二、非选择题。(6小题,共60分)
  • 21. (2023七上·绍兴期中) 考古发现是学习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 考古发现的化石

    材料二 A图

    材料二.B图

    1. (1) 观察图一某原始人类的复原头像,该古人类被命名为什么名字?
    2. (2) 观察材料二A、B两图,半坡原始居民的建筑复原图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建筑复原图是
    3. (3) 造成材料二两种房屋构造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 生活习惯 B . 种族差异 C . 地理环境 D . 建筑材料
  • 22. (2023七上·绍兴期中) 从古至今,提高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一直是我们不懈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夫农,天下之本也。”                     ——汉文帝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景帝

    1. (1) 请结合所学,说说图一的铁农具最早可能出现在什么时期?请列举图二变法中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一例。
    2. (2) 材料二体现了汉文帝、汉景帝具有怎样的相同思想?该思想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有哪些因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23. (2023七上·绍兴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促进了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繁荣,传统社会秩序受到猛烈的冲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诸侯不贡天子,人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                              

    ——摘编自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堰遏都江浪,民怀太守恩。悠悠千载事,功过与谁论?

                                        ——摘自《薄暮玉垒关望都江堰》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道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体系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

                                       ——摘编自曲世培《中国大学教育史》

    1. (1)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事件和西周的哪一制度有关?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问答,材料中这位“太守”是谁?他的“功”对后世依旧发挥着哪些方面的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根据所学知识,你喜欢“诸子百家”中哪一家,说说理由?
  • 24. (2023七上·绍兴期中) 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六国尽灭之后,则更合全国的情形,加以调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当时的郡守,就是一个不世袭的大国之君,自亦有防其专擅的必要。所以每郡又都要派一个御史去监察他。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自秦汉以来,中国一直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国家掌控大量的金融资源,经济生活国有化,社会信用在中央而不在民间。

    材料三:汉宣帝的时候,就曾经非常高兴地说,汉家有制度,霸王道杂之。霸道就是法家,王道就是儒家,这已经不是孔子提倡的那种思想了。但朝廷不管那个,只要强调为巩固统治,为政权服务就行。 ——袁腾飞《这个历史挺靠谱》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在地方上实行哪一行政制度?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汉时期“经济生活国有化”的两个相关史实。
    3. (3) 据材料三,指出汉武帝是如何推行“王道”的?
    4. (4) 综合上述材料,统治者采取这些措施有什么影响?
  • 25. (2023七上·绍兴期中)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种族迁徙,民族交融,江南地区也得到开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读图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

    材料二:读图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示意图

    1. (1) 根据图1中①和②处分别是什么政权(或王朝)?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征是什么?
    2. (2) 根据图2,你能从图中能够获取哪些信息?
    3. (3)  根据这一时期中国人口大迁徙给当时的北方和南方的发展分别带来了什么影响?
  • 26. (2023七上·绍兴期中) 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一: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摘自部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秦统一后,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派兵征服南方的越族地区,设置桂林、南海、象等数郡。西汉前期,对匈奴的主要政策是“和亲”,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重新夺回被匈奴占领的河套地区、占领河西走廊,并移民到这些地区戍守、屯垦。

    材料三:魏晋以来,内迁各族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往来频繁,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汉化。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民族统治者认同华夏文化,往往自称华夏后裔。胡床为游牧民族的折叠坐塌,晋以后不仅流行于北方,而且推广到江南。胡床的使用促使高足家具的出现,改变过去席地而坐的习惯。胡歌、胡乐、胡舞等在北方流行,给汉族为主体的中原文化增添新鲜色彩。

    1. (1) 根据材料一,谈一谈你如何看待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2. (2) 根据材料二反映了秦汉时期与匈奴之间的关系有怎样的变化趋势?西汉政府为管理西域设置了什么机构?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魏晋以来民族交流的表现有哪些?并分析其对中华民族发展影响?
    4. (4) 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有的大家庭。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