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网络文学是当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类型,与传统文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传统文学作为基础,单纯靠超链接、互动和商业运作手段,网络文学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在文学史的视域中,接续传统文学评论,是网络文学评论向前发展的必由路径。
从网络文学诞生到现在,网络文学评论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一是论证网络文学的合法性,二是探求网络文学的经典化。
传统文学是评价网络文学的重要参照系。网络文学和传统写作都是文学,都要遵循文学自身的标准,同时网络文学颠覆了传统写作的话语权,人人都可写作;其文字表述的率真和紧贴内心的鲜活语言,很多时候是传统作家所缺乏的。要在文学史视域中观照网络文学,离开了传统文学,我们无法正确评价网络文学。在学术界,要论证网络文学的合法性,不少学者把它同戏曲等传统艺术类型进行比较,寻找它们在合法化进程中的共通性,如都有一个逐步被接受的过程等。时至今日,论证网络文学合法性的任务已基本完成。
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及网络文学的经典化问题是它的下一个目标。显然,对网络文学经典化的论述,必须要有文学史的视域。只有厘清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超越,才能进行合理评价。需要指出的是,网络文学经典化的任务还远未完成,还要进一步论证哪些网络文学经典是文学的经典。而当前网络文学经典化存在两个误区:一是用传统文学的标准看待网络文学,二是另立一个全新的标准。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提出,“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如果单纯用传统文学的标准,显然没有考虑到网络文学是文学发展进程中的新类型,在创作、作品和接受等方面都有许多新特点。而完全抛开传统文学理论,实际上是否定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文学共性。
恩格斯在《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一文中指出,“我们绝不是从道德的、党派的观点来责备歌德,而只是从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来责备他”。“美学和历史的观点”相统一的批评原则,不论是传统文学,还是网络文学,都应遵循。有些网络文学写手只追求作品好看,希望获得较高的点击率。但若只满足于此,则是远远不够的。好的文艺作品必然是真善美的统一,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它既能反映历史真实,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网络文学评论需要在传统文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当下,网络文学评论与传统文学结合得还不够。符合网络文学发展规律的网络文学评论,不仅能引领网络文学创作,而且能对传统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有启示作用,这才是整个文学界需要的文学评论。
(摘编自王泽庆《网络文学评论与传统文学的关联》)
材料二: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已有20年时间。当下,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学,网络文学研究和评论尚有待提升和加强。
新世纪以来,关于网络文学是否具有文学价值的争论曾延续近十年。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拓展,最初的概念之争、特征之辨、传播探析等理论问题均已有所建树。但不少研究仍停留于现象描述,部分研究者不具备线上作品阅读经验、欠缺业态分析把握能力、习惯生搬硬套传统理论进行架空式批评;常见的粉丝评论虽具有批评活力,但大多缺乏系统性;专注于作品点击量、排行榜等数据量化的产业评论,又往往只强调网络文学商业属性,美学维度和价值维度付之阙如。
面对网络文学迅猛发展,网络文学理论批评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网络文学表达机制和文体特征,在学理上把握网络文学并达成学术共识。评论者首先要认识到,网络文学虽数量庞大,但并未达到文学成熟的高度。其次,不能一味放大其商业烙印,止步于对网络文学商业价值的评估,忽略文学本体层面的专业评论。与此同时,网络文学研究者应当对写作者提出警示,即无论是今天所倡导的现实题材创作,还是纯幻想类的玄幻题材,作品的趣味格调有待提升、作品中存在的伦理道德问题有待解决。
阶段性总结网络文学创作规律、积极建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引导网络文学价值追求,也是网络文学理论评论者肩负的责任。网络文学现场纷繁复杂,从文学本体至网络文学产业、从青少年阅读风尚到媒介融合的影响,都需要网络文学评论者不断扩大研究领域,聚焦前沿问题,及时回应网络文学发展中的实践问题。
与传统文学评论相比,网络文学评论的挑战更在于评价对象的复杂性。网络文学远非传统的文学文本那么纯粹单一,它复杂多面,融合了当前的主流文化和亚文化、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体现不同代际的心声。这就需要网络文学评论者具有足够开阔的视野,充分调动文化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资源。网络文学在走出国门,进入更大传播领域的同时,还要面对新的评价标准。这对于创作者和评论者来说,无疑又是一重挑战。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网络文学也肩负着历史使命。网络文学评论者既要积极引导创作者深入生活、积极反映现实,通过网络文学独特传播优势,传递正能量;又要直视网络文学本体和文化问题,潜心于作家作品研究,与广大网络文学爱好者共同创造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美好前景。
(摘编自张知干《强化网络文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