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必要的丧失

    迟子建

    ①一九九四年九月在云南的大理,有天傍晚我正在河岸散步,在石桥的一端突然与一 个人相遇。他衣着洁净,笑嘻嘻地望着桥下的流水,那样子仿佛水中有他的美如天仙的新 娘。

    ②古朴的石桥、平静的河水、清朗的月光,这种充满古典情怀的场景使我对那男子产 生了好奇。月色给他的脸涂上一层柔和的光彩,他入神地微笑着,一动不动地望着河水。 如果不是他始终如一地笑着,毫无顾忌地笑着,我想不到他是精神失常者。他与我擦身而 过,像大多数的精神失常者一样,走路很散漫,晃晃悠悠,有一种逍遥感。

    ③我想象他为何而精神失常?这世俗生活中能制约、桎梏和诱惑人的种种事物我都想 了一番却得不到任何答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丧失了世俗人要为之奔波、劳碌、明争 暗斗的职称、住房待遇、官职、金钱、荣誉等这一切为人所累的东西。那么他心中留下的 那一点是什么?留下的必定是唯一的、单纯的、永恒的、执著的。这种东西带给了他安详、 平和、宁静与超然。而到达这种境界却必须以丧失作为代价。

    ④他对我的那一笑常常使我警觉,这使我想起了里尔克,他在自己的一生中努力追求 一种孤独感,有时候朋友或亲人破坏了他这种孤独感,他就会离他们而去。这种孤独感是 否是精神失常者心中仅存的一种古典诗意之美呢?距离产生了,客观、清醒和冷静的良好 品质必然在人的身上出现,而距离总是以丧失作为前提的。

    ⑤必要的丧失是对想象力的一种促进和保护。许多秀山秀水、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频 频产生过大学问家,而很大气的艺术家却寥寥无几。我一直以为这样尽善尽美的环境没有 给想象以飞翔的动力,而荒凉、偏僻的不毛之地却给想象力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可惜这 样的地方又缺乏足够的精神给养。没有了满足感、 自适感,憧憬便在缺憾、失落、屈辱中 脱颖而出,憧憬因而变得比现实本身更为光彩夺目。

    ⑥怀旧是否也是一种丧失呢?我认为是。尽管怀旧的形式本身是拾取和藕断丝连,但 就怀旧的事物本身而言,它却是对逝去所有事物的剔除和背叛,因为你不是怀念已逝的所 有事物,而是只对一件事物情有独钟。那么你在怀旧,就意味着你对往昔大部分生活的丧 失,你用阅历和理性判断出了一种值得追忆的事物,这种东西对你而言是永恒的。几乎所 有的作家都有怀旧情绪,这种拾取实在是一场轰轰烈烈的丧失,而这种丧失又是必不可少 的。

    ⑦那么憧憬呢?它也是一种丧失吗?我认为憧憬也是一种丧失。憧憬是想象力的飞翔, 它是对现实的一种扬弃和挑战。现实太满或者太流于平庸了,憧憬便会扶摇而上,寻找它 自己的阳光和雨露。憧憬脱离尘世,当然是对许多俗世生活的一种丧失。

    怀旧和憧憬,这是文学家身上必不可少的两个良好素质,它们的产生都伴随着丧失。 而并不是任何人每时每刻都能怀旧和憧憬的,它需要营养的补充,也就是需要培养人的一 种孤独感——一种近于怪癖的艺术家的精神气质。一个八面玲珑、缺乏个性的人是永远不 会成为艺术家的,因为他们拥抱一切,缺乏问询、怀疑、冷静和坦诚,因而也就产生不了距离和美。

    ⑨我又想起了在大理石桥上遇见的那个人。以往我会像绝大多数人一样称他们为精神 病患者,但我现在不那么以为了。首先我已经不敢肯定这是一种病,当然就不能说他是患 者了。我们是用常人的眼光打量他们的,他们的失神和超常状态其实是引起了我们自身的 恐慌,他们那不顾一切、彻头彻尾的丧失令我们疑惑不解,所以我们认定他们有病。有一 个小常识很说明问题,几乎绝大多数病的症状都伴有抑郁、焦虑、暴躁、惊慌的表现,而 精神失常者却表现出一种使人迷醉的冷静、平和及愉悦,这有他们脸上的笑容为证。他们 战胜了抑郁、焦虑、暴躁和惊慌,他们的心中也许仅存一种纯粹的事物,他们在打量我们 时,是否认为我们是有病的?所以我只能认为他们是精神失常者,或者说是精神漫游者

    1. (1) 阅读第④段,请简要分析里尔克努力追求孤独感的原因。 
    2. (2) 阅读第⑤段,说说必要的丧失是如何促进和保护想象力的? 
    3. (3) 阅读第⑧段,为什么说“怀旧和憧憬,这是文学家身上必不可少的两个良好素质 ”?又为什么说“它们的产生都伴随着丧失 ”?结合⑥-⑧段,说说你的理解。 
    4. (4) 第⑨段结尾处,作者说“我只能认为他们是精神失常者,或者说是精神漫游者 ”,请说 说作者这种看法的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