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3高二上·四会期中) 有同学研究古代中外交往问题,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若虚羡慕“别人经商图利”,便买了一些橘子,跟着“专一做海外生意”的同乡出海。橘子在吉零国大受欢迎,文若虚净赚近千倍利润。返航时,水手“扯起半帆”,漂至一无人岛躲避风暴。文若虚在岛上捡回一个龟壳,后由在福建经商的波斯人玛宝哈出价白银五万两收购,二人“议定立契”,“合同为照”。从此,文若虚“家道殷富不绝”。

    ——摘编自明代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

    材料二

    《一千零一夜》故事多处涉及“中国元素”。如辛伯达第七次航海时抵达了中国,并得到一位善良老人的帮助。在《阿拉丁与神灯》原版故事中,主人公阿拉丁是一位中国人,其日常生活充满了沐浴熏香等典型的阿拉伯色彩,也出现了饮茶、喝交杯酒等中国习俗。

    ——摘编自《一千零一夜》

    材料三

    在广州象岗,考古学者从西汉初年南越王墓中发掘出犀形璜、犀角杯、陶犀角等制品。这些制品,有学者认为是从东南亚、南亚等产犀地,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输入中国。

    ——摘编自王子今《西汉南越的犀象——以广州南越王墓出土资料为中心》等

    1. (1)  从材料一中提取故事情节,分别概述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一千零一夜》“中国元素”的史料价值。
    3. (3) 有学者反对南越王墓犀牛制品系舶来物,认为其恰恰证明了西汉初年岭南本地产犀。如果要确证这一问题,你认为还需要哪些类型的史料?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