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一上·湖北月考)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自古以来,工匠精神就是“ 中国气质 ”之一。工匠在古代的社会地位不算高, 但有很多匠人名垂青史。如先秦的鲁班、李冰是以心灵手巧而成就事业的标杆人物。

    中国古代各类手工匠人以精湛的技艺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工匠们往往以打造精品为追求目标。朱熹对《论语·学而》中谈到的“如琢 如磨 ”作了注解。他说:“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这是对 工匠精神的精彩解说,阐释了“ 中国气质 ”。

    精品的产出当然需要制度作保障。中国很早就形成了标注制造者姓名的制度,如秦国很 早就实行了“物勒工名 ”制度,要求制造者把名字刻在制作的产品上。到后来秦朝建立,国 家还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的技术与产品质量管理机构。有这样的制度,我们不难理解, 为什么秦朝能够制造出精湛的铜车马、兵马俑等代表“ 中国气质" 的艺术品了。

    在中国历史上,工匠制度的传承发展,渐渐形成了特有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理念,体现了 特有的“ 中国气质 ”,对工匠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官窑生产的好产品呈给皇家,出现次 品就要砸掉。陶瓷界有实力的厂家都坚守一个传统:仿品不能当正品出售。

    正是有“精益求精 ”的精神,有制度做保证,中国历朝历代才能不断产出名扬四海的精 品,铸就东方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在当代中国产业界和其他行业都应当弘扬,或者说找回 “精益求精 ”的精神。全社会也要尊重能工巧匠的创造力和贡献,让“ 中国制造 ”成为精致 美好、质量信得过的标签,创造出新时代的“ 中国气质"。

    (摘编自张柏春《工匠精神自古就是“ 中国气质 ”》)

    材料二:为什么有人否认“工匠精神 ”一直深藏在民族文化中?“工匠精神 ”曾在古代中国人的生活中扎根生长。千百年来,“大国工匠 ”们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令西方 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由他们凝聚起来的“工匠精神 ”,也不断酝酿、发酵,直至成为中华 民族文化重要的精神支柱之一。

    无论在庙堂上还是江湖间,每一个时代,那些巧思运筹的工匠们亦成为那个时代先进生  产力的代表,由他们生发出来的“工匠精神 ”亦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韩非子《五蠹》 中提到的率先民“构木为巢 ”的有巢氏和“钻燧取火 ”的燧人氏,均是因为拥有了独门技艺  而得以“王天下 ”。唐代后期的敦煌文献《二十五等人图并序》这样描述传统工匠:“工人者, 艺士也……虽无仕人之业,常有济世之能,此工人之妙矣。”这是对能工善工者的歌颂,对  “工匠精神 ”的至高认同。而在民间,工匠文化同样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与尊重。正是出于这  种朴素的认知,民众愿意学手艺,愿意将手艺练得越来越精湛,潜移默化中也孕育了中国工  匠独特的敬业精神。

    随着“工匠精神 ”的蔚然成风,“工匠精神 ”的内涵和要义,也在历代人的推敲中逐渐显现出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本是《诗经》里描述工匠制作骨器、象牙、玉石的,宋代理学家朱熹对其进行了更高层次的阐述,“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精益求精,这在现代语境中,被认为是对“工匠精神 ”核心和精髓的表述,首次出现在历史文丛中。再后来,清代赵翼在《瓯北诗话·七言律》中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大概日趋于新,精益求精,密益   加密,本风会使然。”待到民国时期,孙中山将其扩展到近代工业,概括提炼出“精益求精 ” 精神,这成为当代技术道德的重要规范。

    精益求精、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手下世界的“工匠精神 ”,被不断内化、延伸至更广的领 域。古人们还将“工匠精神 ”延伸至文化创作领域,于是,就有了“匠心独运 ”的说法。文 化创作中无论是“打磨 ”“勾画 ”,还是“描摹 ”“推敲 ”,都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文 化创造中的对位呈现。

    “苟日新, 日日新,又日新。”在新时代语境下,从古老而朴素的文化源头重新出发, “工匠精神 ”正成为新的时代热词,而热度的背后是一场新的出发,“工匠精神 ”正返本开 新,开创着全新的天地。

    (摘编自公晓慧《“工匠精神 ”是深藏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的精神密码》)

    材料三:要想重建中国的“工匠精神 ”,需要我们深入探讨中国“工匠精神 ”所需要的 制度保障、信仰支撑以及文化支撑。

    “工匠精神 ”需要用制度做保障,而传统上这个制度便是行会。首先,行业组织具有团 结行业同人、增强行业同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为维护行业同人的共同利益,行会都会 通过共同信仰,将行业同人组织起来,增强抗风险能力。其次,行会还具有制定行规、整合 行帮内部秩序的作用。每个行业内部都会有自己的“行规 ”。第三,行业组织还具有对外调 节各行业及同行业内不同行帮间社会矛盾的功能。为维护各行业利益,行业间还有许多共同 的“游戏规则 ”,如行业间“不得跨业 ”“不得跳业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恶性竞争,即所谓“生 行莫入,熟行莫出 ”。在同行业不同行帮间,也讲究各有各的地盘,不得相互侵吞,以免造 成行帮间的无序竞争

    作为传统,“工匠精神 ”需要用信仰做支撑。一个行业要想维系其自身的稳定,通常当 人管不了人的时候,便会创造一个神,让神来管理,对某种神的信仰在行会秩序维系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作为传统,“工匠精神 ”同样需要用文化做支撑。俗话说:“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在身。” 在匠人眼中,技艺就是财富。为避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师傅在选徒时都非常留心徒弟的人品。而一旦收徒,师傅又会努力营造出一种家族氛围,与徒弟建立起一种形同父子般   的具有宗法制特征的人际关系文化。

    (摘编自苑利《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 ”》)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秦朝开始实行的“物勒工名 ”制度和建立的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的技术与产品质量 管理机构,都有助于秦朝制造出精湛的艺术品。 B . 材料一认为工匠制度的传承发展形成了特有的工匠文化,这里的“文化 ”有别于材 料三“‘工匠精神 ’同样需要用文化做支撑 ”中的“文化 ”。 C . 中国能够创造出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主要得益于传统的工匠精神,当代中国的发展 需要找回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D . “生行莫入,熟行莫出 ”是调节同行业内不同行帮之间的社会矛盾的“游戏规则 ”, 即不能随意跳槽改行。
    2.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国度,而德国、 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则 难以和中国相提并论。 B . 工匠精神能推动社会发展,能工巧匠的创造力和贡献让“ 中国制造 ”成了精致美好、 质量信得过的标签。 C . 曾在古代中国人生活中扎根生长的“工匠精神 ”,至近现代已被淡化,时至今日又焕 发了新的生命力。 D . “精益求精 ”是“工匠精神 ”的内涵,而“匠心独运 ”则是“工匠精神 ”延伸至文化 创作领域的证明。
    3. (3) 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相关观点的一项是(  )
      A . 在工业化早期阶段,德国生产的产品根本谈不上精致,德国人到英国展出产品,被 要求标注“德国制造 ”,这相当于次等产品的标签。 B . 李春是隋代著名的桥梁工匠,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就是他主持设计建造的。赵州桥存 世 1400 多年,堪称中国建筑中上的奇迹之一。 C . 制作杆秤的工匠们相信,秤星分别代表北斗七星、福禄寿等,如果所造的秤亏顾客 一两,制秤人就折寿一年。 D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要求全国运用统一标准的度量衡,为监管产品质量、推行标准 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4. (4) 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5) 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的相关内容,谈谈如何重建我国的“工匠精神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