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自古以来,工匠精神就是“ 中国气质 ”之一。工匠在古代的社会地位不算高, 但有很多匠人名垂青史。如先秦的鲁班、李冰是以心灵手巧而成就事业的标杆人物。
中国古代各类手工匠人以精湛的技艺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工匠们往往以打造精品为追求目标。朱熹对《论语·学而》中谈到的“如琢 如磨 ”作了注解。他说:“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这是对 工匠精神的精彩解说,阐释了“ 中国气质 ”。
精品的产出当然需要制度作保障。中国很早就形成了标注制造者姓名的制度,如秦国很 早就实行了“物勒工名 ”制度,要求制造者把名字刻在制作的产品上。到后来秦朝建立,国 家还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的技术与产品质量管理机构。有这样的制度,我们不难理解, 为什么秦朝能够制造出精湛的铜车马、兵马俑等代表“ 中国气质" 的艺术品了。
在中国历史上,工匠制度的传承发展,渐渐形成了特有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理念,体现了 特有的“ 中国气质 ”,对工匠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官窑生产的好产品呈给皇家,出现次 品就要砸掉。陶瓷界有实力的厂家都坚守一个传统:仿品不能当正品出售。
正是有“精益求精 ”的精神,有制度做保证,中国历朝历代才能不断产出名扬四海的精 品,铸就东方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在当代中国产业界和其他行业都应当弘扬,或者说找回 “精益求精 ”的精神。全社会也要尊重能工巧匠的创造力和贡献,让“ 中国制造 ”成为精致 美好、质量信得过的标签,创造出新时代的“ 中国气质"。
(摘编自张柏春《工匠精神自古就是“ 中国气质 ”》)
材料二:为什么有人否认“工匠精神 ”一直深藏在民族文化中?“工匠精神 ”曾在古代中国人的生活中扎根生长。千百年来,“大国工匠 ”们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令西方 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由他们凝聚起来的“工匠精神 ”,也不断酝酿、发酵,直至成为中华 民族文化重要的精神支柱之一。
无论在庙堂上还是江湖间,每一个时代,那些巧思运筹的工匠们亦成为那个时代先进生 产力的代表,由他们生发出来的“工匠精神 ”亦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韩非子《五蠹》 中提到的率先民“构木为巢 ”的有巢氏和“钻燧取火 ”的燧人氏,均是因为拥有了独门技艺 而得以“王天下 ”。唐代后期的敦煌文献《二十五等人图并序》这样描述传统工匠:“工人者, 艺士也……虽无仕人之业,常有济世之能,此工人之妙矣。”这是对能工善工者的歌颂,对 “工匠精神 ”的至高认同。而在民间,工匠文化同样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与尊重。正是出于这 种朴素的认知,民众愿意学手艺,愿意将手艺练得越来越精湛,潜移默化中也孕育了中国工 匠独特的敬业精神。
随着“工匠精神 ”的蔚然成风,“工匠精神 ”的内涵和要义,也在历代人的推敲中逐渐显现出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本是《诗经》里描述工匠制作骨器、象牙、玉石的,宋代理学家朱熹对其进行了更高层次的阐述,“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精益求精,这在现代语境中,被认为是对“工匠精神 ”核心和精髓的表述,首次出现在历史文丛中。再后来,清代赵翼在《瓯北诗话·七言律》中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大概日趋于新,精益求精,密益 加密,本风会使然。”待到民国时期,孙中山将其扩展到近代工业,概括提炼出“精益求精 ” 精神,这成为当代技术道德的重要规范。
精益求精、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手下世界的“工匠精神 ”,被不断内化、延伸至更广的领 域。古人们还将“工匠精神 ”延伸至文化创作领域,于是,就有了“匠心独运 ”的说法。文 化创作中无论是“打磨 ”“勾画 ”,还是“描摹 ”“推敲 ”,都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文 化创造中的对位呈现。
“苟日新, 日日新,又日新。”在新时代语境下,从古老而朴素的文化源头重新出发, “工匠精神 ”正成为新的时代热词,而热度的背后是一场新的出发,“工匠精神 ”正返本开 新,开创着全新的天地。
(摘编自公晓慧《“工匠精神 ”是深藏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的精神密码》)
材料三:要想重建中国的“工匠精神 ”,需要我们深入探讨中国“工匠精神 ”所需要的 制度保障、信仰支撑以及文化支撑。
“工匠精神 ”需要用制度做保障,而传统上这个制度便是行会。首先,行业组织具有团 结行业同人、增强行业同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为维护行业同人的共同利益,行会都会 通过共同信仰,将行业同人组织起来,增强抗风险能力。其次,行会还具有制定行规、整合 行帮内部秩序的作用。每个行业内部都会有自己的“行规 ”。第三,行业组织还具有对外调 节各行业及同行业内不同行帮间社会矛盾的功能。为维护各行业利益,行业间还有许多共同 的“游戏规则 ”,如行业间“不得跨业 ”“不得跳业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恶性竞争,即所谓“生 行莫入,熟行莫出 ”。在同行业不同行帮间,也讲究各有各的地盘,不得相互侵吞,以免造 成行帮间的无序竞争
作为传统,“工匠精神 ”需要用信仰做支撑。一个行业要想维系其自身的稳定,通常当 人管不了人的时候,便会创造一个神,让神来管理,对某种神的信仰在行会秩序维系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作为传统,“工匠精神 ”同样需要用文化做支撑。俗话说:“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在身。” 在匠人眼中,技艺就是财富。为避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师傅在选徒时都非常留心徒弟的人品。而一旦收徒,师傅又会努力营造出一种家族氛围,与徒弟建立起一种形同父子般 的具有宗法制特征的人际关系文化。
(摘编自苑利《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 ”》)
暗夜之围(节选)
陈彦斌
发现了狼群,空气顿时紧张起来,拴在十几米远外老柞树下的枣红马变得越发烦躁不安 了,使劲地想挣脱缰绳,离开这里。
它们在向我们悄悄地逼近。
这会儿,张凤翔的枪膛里已经压上五发子弹了,另外还有五发装在他的衣兜里。凭借他 那娴熟的枪法,一颗子弹足以要一条狼的性命。我和二愣子都领教过张凤翔的枪法,对他很 有信心。
果然,张风翔不负众望,伴随两声清脆的枪响,冲在最前面的两只狼已经倒了下去。但 让我们感觉可怕的是,那清脆的枪声,还有两只已经倒下的狼,并没有制止住整个狼群进攻 的脚步,它们还是不要命地往前走来。
“开枪,快开枪呀!”看见冲上来的狼群,我急了,朝张凤翔大声叫喊,希望他手里的 枪声再次响起,击退步步逼近的狼群。但是,等候了好一会儿,还是听不见枪响,也不知道 张凤翔究竟在搞什么鬼?
我扭头朝他看去。想不到张凤翔也正在看我,并且对我俩说:“你们再朝那边看!”
我定神朝那里扫了一眼,才发现并不是只有正面的几只狼,我们周围闪烁着无数绿色的 鬼火!毫无疑问,现在我们已经被狼群包围了。
面对这么多出现在我们身边的狼,别说十发子弹,恐怕再有二十甚至三十发子弹也不够! 我紧张地问张凤翔:“你说,咱们该怎么办呢? ”
“别怕,我在这里盯着,不让狼群靠近,你俩赶紧往火堆里多加些木头,把火烧得再旺 一点,再大一些!”
这会儿,倒是张凤翔还能沉得住气,在那里端着步枪瞄向前方,以防备哪只突然冲上来 的狼。
趁这工夫,我和二愣子抓起身边的木头,一根根地架在燃烧的火焰上,以把簿火烧得更 旺,更大一些。想不到,刚加上一些木头,篝火立刻沉了下去,火光顿时变得暗下来,狼群 趁机扑了上来,眼看着两只狼已经冲到跟前了。
在这紧要关头,张凤翔手里的枪再次响了,一只几乎冲到我们跟前的大公狼发出一声惨 叫,随后身子一歪,倒在雪地里,挣扎了几下,最后终于不动了。
尽管连续打死三只狼,但还是不能阻止狼群的进攻,仍旧有狼不要命地朝我们扑来。我 的心里十分恐惧,本能地朝后连续退了几步。过后,一想起后退的事,就觉得有点羞耻。好 在当时张凤翔手里有一杆步枪,他一直把枪托顶在肩窝上,瞄准冲在最前面的狼。
我和二愣子也不可能只看热闹,我赶紧操起那把砍柴的大斧子,而二愣子随手抓起一根 胳膊粗的柞木棒子,准备做最后的抵抗,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沉下去的火焰终于再次熊 熊地燃烧起来,而且越烧越旺,一米多高的火舌直冲向半空,发出一阵阵毕毕剥剥的炸裂声。 火焰把周围的空气都烧热了,不停地朝上升腾,吹得头顶柞树枝上的枯叶不停地来回摆 动……
熊熊燃烧的篝火终于阻止住狼群进攻的脚步,它们在距离我们二十多米远的地方停了下 来。随后狼群开始后撤了。后撤的时候,顺带把三只死狼的尸体也拖走了。很快,在火光照 不到的黑暗角落,就传来狼群的抢食声,还伴随着凶狠撕咬声……
听见那里传来瘆人的咀嚼声,我吃惊地看着张风翔说:“它们在吃它们的同类呢!”
“你觉得可怕吗? ”稍停一下,张风翔才说,“那是一群狼,是一群野兽。尤其在这样 寒冷的冬天里,找不到食物的狼,为了活下去,什么肉都可以用来充饥,自然也包括它们同 类的尸体。”
张凤翔是一个猎人,经历过很多令人难以想象的事, 自然不会像我一样惊叹不已。
面对那些快饿疯的野兽,我们怕枣红马遭到袭击,趁它们在那里吃同类尸体的时候,张 凤翔在那里掩护,我和二愣子赶紧走到老柞树下,解开缰绳,想把枣红马牵到我们身边。但 枣红马已经被狼群吓毛了,不敢靠近熊熊燃烧的篝火,在原地连蹦带跳,不肯往前迈半步。 没办法,只好依旧把它拴在原来那棵老柞树下。
狼群暂时停止了进攻。我们更加有了信心,不停地朝火堆里添加柴草,准备坚持到天亮 再说。明天,等到太阳升起来,狼群肯定会离开这里,躲进莽莽的原始森林深处。那时,我 们就把马套好,赶着爬犁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突然间,不远处传来一声长长的狼嚎。只听那嚎叫声由低而高,越叫越响,在那漆黑而 寂静的树林里回荡,显得阴森而恐怖,使人不寒而栗。还没等那声长嚎落下,刚刚安静下来 的狼群再次活跃起来,从四面八方朝火堆围拢上来。
“砰,砰!”随着两声清脆的枪响,又有两只狼倒在血泊里。
看着刚刚倒下去的同伴,狼群再次站住,不敢贸然前进。不多会,又开始朝前探着脑袋, 向我们这边慢慢围拢上来。
张凤翔从火堆里抽出一根正在燃烧的木头,猛地朝走在最前面的那只狼扔了过去,吓得 那只狼仓皇后退了几步。随后,他又找出一根燃烧的木头,投向另一只狼。熊熊燃烧的木棍, 恰好落在这只倒霉的狼背上,伴随惊恐惨叫声,随即传来一股毛皮被火烧焦的糊巴味,狼嗷 嗷地连声惨叫,转身朝回跑去。看见张凤翔这招很管用,而且可以节省子弹,我和二愣子赶 紧学他的样子,从火堆里抽出一根根燃烧的木头,不停地投向前面,终于把狼群的这次进攻 击退了。
(《延河》2023 年第 3 期)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 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程氏曰: “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
比冠 , 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
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 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 适足以累之也。”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
会洵卒,赐以金帛,辞之,求赠一官,于是赠光禄丞。徙知徐州。河决曹村,富民争出 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 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 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 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
为木岸, 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率其徒 A 持畚锸 B 以出 C 筑东南 D 长堤 E 首起 F 戏马台 G 尾属于 H 城
①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②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①。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注】①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适袁宏在运租船中诵己 作《咏史》诗,音辞都很好,遂大加赞赏,邀其前来,谈到天明。袁从此名声大振,后官至东阳太守。
明 ”来抒发心中的情感,比如“, ”。
一次电视采访中,主持人请谢芳留下墨宝,总结自己的表演生涯。谢芳拿起笔,① , 写下五个字——无私亦无畏。这是谢芳的表演哲学,也是她对所钟爱电影的真情告白。
《青春之歌》是谢芳的成名作,也是处女作。在拍摄过程中,谢芳体会到演员不是跑腿 的、唠嗑的、游玩的,成功不是② 的,演员也是苦力工,吃的是苦力饭,干的也是苦力 活。
1959 年 10 月 1日,《青春之歌》在北京公映,反响极为轰动, 电影院全部爆满,很多 影院 24 小时放映,昼夜不停,观众甚至 ③ 排队买电影票。
作品是演员的生命。谢芳记得谢晋导演说过,拍一部电影好比手捧一窝水,自始至终要右铭,每次表演都如高空举水,小心翼翼、精益求精。
谢芳拿到剧本后都会仔细揣摩台词动作并在台词动作跟日常生活的对照中将好的、尚好 的和不合理的分别加以进行渲染、润色以及跟导演商量后予以修改。“台词要发自人物肺腑, 去掉旁枝剩杈,尽可能做到惜字如金,弹无虚发。”
这里是承德,一座深远而厚重的城市。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颗“紫塞明珠” ,感受这 片非凡热土上的无尽魅力。
穿行在茫茫林海间,① 。朗朗晴空、悠悠碧水、茫茫林海,在塞罕坝,给人带来心 灵上的悠然与舒适。以塞罕坝精神为引领, ② 。承德正在河北率先争创第六批国家生 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在推进高水平生态建设上再建功立业。
一墙一瓦都是文化,山水之中皆有故事。③ , 传承好、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面对 新的考题,承德将在全国率先全面开展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组建一支由遗产监测、勘察设 计、古建施工、工程管理、文保科研等多学科合作的综合性文保团队,建立承德古建筑保护 信息库,逐步向主动预防性修缮转变。承德正全力抓好文物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深入挖 掘文物精神内涵,让文物遗产不断焕发新光彩。
樊锦诗把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管理工作当作终身事业,在敦煌莫高窟永久 保存与永续利用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敦煌的女儿”。
初来乍到,莫高窟几乎是废墟,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没有交通工具,信息也特别闭塞。 一个 20 多岁的姑娘,在这里住土房、睡土炕、吃杂粮、喝宕泉河水… …衣食住行苦,工作更 苦。每天进洞去做研究,都要跟先生们爬“蜈蚣梯” 。但樊锦诗却用尽一生守护着莫高窟。
守护敦煌,其实是一场依然在进行中的“接力赛” 。樊锦诗说,“从常书鸿先生到段文杰 先生,再到我,我们一直在接力,把守护莫高窟这根接力棒一代代传下去。我白天想敦煌, 晚上梦敦煌。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为敦煌努力。”樊锦诗说,“更多的事业还要靠年轻人去做, 我希望年轻人能继承‘莫高精神’。只要莫高窟存在,敦煌研究院就要陪伴它,不断探索前进。 接力棒总要一代代传下去,我相信年轻人会做得更好。”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 少于 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