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一上·湖北月考) 文言文阅读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 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程氏曰: “汝能为滂,吾不能为滂母邪? ”

    , 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

    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  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 适足以累之也。”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

    洵卒,赐以金帛,辞之,求赠一官,于是赠光禄丞。徙知徐州。河决曹村,富民争出 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 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 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 不沈者三版。轼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

    为木岸, 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1. (1) 文中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

      率其徒 A 持畚锸 B 以出 C 筑东南 D 长堤 E 首起 F 戏马台 G 尾属于 H 城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顾,难道,与《陈太丘与友期行》“元方入门不顾 ”的“顾 ”词义并不相同。 B . 冠,指的是把帽子戴在头上。在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C . 会,恰巧、适逢,与《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 ”的“会 ”词义相同。 D . 庐,泛指简陋的房屋,与诸葛亮《诫子书》“悲守穷庐”的“庐 ”用法相同。
    3. (3) 以下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轼未成年以前,家人以历史经验教训和忠臣的人物传记来教育他,使他既聪明好学 又有做净臣之志。 B . 苏轼成年之后,博通经史,勤奋读书,他既喜欢贾谊等人的见解,又喜欢庄子的道家 学说。 C . 苏轼在苏洵死后,到韩琦那里既报知遇之恩,又为自己求来一个额外的官职,以此光 宗耀祖,以表孝心。 D . 苏轼不仅精通文史,才华出众,而且精通吏治,恪尽职守,是一个能为老百姓干实事 干好事的父母官。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②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5. (5) 请简要分析选文中苏轼所表现出的精神品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