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3高一上·丰台期中) 中华文化逐步发展,兼收并蓄。
    材料一

    克盉(he)  克罍(lei)

    克盉、克罍说明:出土于北京琉璃河的西周青铜器。两件青铜器都内铸铭文,款式有差异,但内容完全相同。铭文大意是:周王为表彰召公的功绩,封其子克为燕侯,管理燕地的部族。燕侯制作了盉、盎来纪念这一事件。

    ②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爽(shi)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少数民族入居中原,服饰呈现出两大特征:

    一是汉族服饰吸收了胡服的很多形式,胡服逐渐被全社会所接受,大范围地流行。裤褶(xí)就是其中最具典型特点的一种服装形式。汉末,这种服式传入中原地区,并成为汉族的军旅之服。到了南北朝时期,裤褶广泛地流行于民间,成为文武通用、男女皆穿的日常服用。
    二是各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也或多或少地采用了汉族的服制礼仪。凡帝、后及公卿百官朝、等礼仪之服,一般都沿袭秦汉旧制。这一时期,各民族服饰都在自身传统的基础上融合改进,对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董哗《论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胡服”风尚》


    材料三 
    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带去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隋唐时期,中日主要通过互派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遣大批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
    ——摘编自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材料四  
    序号材    料
    “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宋人《醉翁谈录》统计,宋代话本有一百五十种之多
    《宣和画谱》载赵仲佺(宋太宗四世孙)其画“寄兴与丹青,故其画中有诗,至其作草木禽鸟,皆诗人之思致也”
    《西湖老人繁胜录·瓦市》载张四郎“一世只在北瓦,占一座勾栏说话,不曾去别瓦作场”
    清代纪昀评宋人“鄙唐人不知道,于是以论理为本,以修辞为末,而诗格于是乎大变”
    《金史》记载“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

    1. (1) 阅读材料一,分别指出①②的史料类型。依据所学,说明两则史料在研究西周历史中的价值。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南北朝服饰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服饰变化的原因。
    3. (3) 依据材料三,分别归纳隋唐以前和隋唐时期,中日交流在形式上和主要内容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时代背景。
    4. (4) 阅读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运用材料结合所学,至少选择两个角度加以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