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长城砖
蔡贡民
挡不住内当家再三敦促,我踏进了养兔专业户老寿山的门槛。
老寿山原本是油瓶酱罐底朝天的苦恼人,如今成了村上独一无二的财神爷。他的兔种远近闻名, 以至于“若要发财兔,去找老寿山”成了村民的口头禅。
这会儿,他正坐在堂屋里和几个小伙子摆龙门阵,说的是《孟姜女①哭长城》。老家伙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 又喜欢听戏看书,肚里装满了前朝后代的故事, 虽然手无缚鸡之力,吹起牛皮来却浑身是劲,引得村里的小伙子都喜欢围着他转。
“哦, 村长大人驾到。”见我进门,老寿山眉开眼笑。 那几个小伙子见他有正经事,便走了。
我道明来意,他把我引进兔房,随手抓起两只苗兔,看过雌雄,又回到堂屋,用带钢针的钳子,在兔耳上打上数码,然后扔进我带来的纸盒。
“什么价钱?”我明知故问。
“嘿嘿,” 老寿山乜视我一眼, 笑里分明藏着刺儿, “我这人呀, 只认孔方兄, 不识世故情。 上至父母官, 下到小百姓,一视同仁,二十元一只,多一分不要, 少一分不放!”
老家伙,赚钱赚红了眼,忘了当初要补助时的寒酸相啦? 你光棍一条,要那么多钞票带到棺材里去? 我不情愿地掏出八张伍圆,抖在他面前。
哗啦啦, 门外刮进一阵风,掀动了贴在墙上的画片,吹飞了桌上的钞票。
老寿山扑向墙根,扶正画片,掀下图钉重新掀牢。这是一幅水墨长城图,万山丛中,巍巍长城如苍龙腾飞, 不见头,也不见尾, 煞有气派。不过,我看着总觉得它贴在这里挺不协调。老寿山钻在桌下拣钞票, 见我盯着图画, 又使出了耍嘴皮的功夫: “我中华人杰地灵,唯有这长城名扬四海。 老夫也算不虚度此生,上去逛过两回, 可惜呀, 那些不肖子孙, 毁了长城盖私屋,看他们有何面目见祖宗!”
他喋喋不休地东拉西扯, 我听得直皱眉头,拎起纸盒想走,从门外探进一颗小孩脑袋, 随即一声:“村长在这里。”话音未落, 进来了两位中年汉子。 其中一位握着我的手, 热情地说: “村长, 太感谢你们了!修长城的两万元捐款,我们已收到啦,今天特来登门致谢。”说着, 又使劲地握了握我的手。
“这……这是怎么回事, 别搞错了吧?”
来人给我一张收据, 市、 县、 乡、村,都没错; 又看看汇款单上撕下的附言,上面写的是“争作長城一瑰砖”, 七个字中,有三个繁体字。 在我们村, 除了老寿山, 还有谁会把 “块” 字写成 “瑰”?
“寿山伯,你为咱村扬了名啦!”
“扬名?”老寿山拣完了地上的钞票,掸着票面上的尘土, 又刺我一句: “名是能用钞票买的?”
来人看出了苗头,瞪大眼珠打量起老寿山来。我心情复杂了。 两万元!放在我们村, 可办多少事哪!
见鬼,还想这些干啥! 我自责着。 回头看老寿山,他正对着长城图出神。我这才发现, 画两旁,还有一副对联, 显然是老寿山的手笔: “生就中华魂, 死作长城砖。”
【注】①孟姜女,夫赴长城之役,久而不归, 为制寒衣送之。 至长城, 闻知夫已故, 乃号天顿足, 哭声震地。城崩,寻夫骸骨, 多难认。啮指血滴之, 入骨不可拭者, 知其为夫骨, 负之而归。 人重其节义, 立像祀之。
材料二:
和李秀才①边庭四时怨(其四)
[唐] 卢汝弼
朔风吹雪透刀瘢② , 饮马长城窟更寒。
半夜火来知有敌, 一时③齐保贺兰山。
【注】①李秀才:作者友人。②刀瘢(bān):疮疤愈合后在皮肤上留下的痕迹。③一时:立刻,马上。
①:材料一的文章为什么取名为“长城砖""?
②:我想用材料二的古诗为材料一中画线的对联作批注。你觉得合适吗?为什么?
⑴【剧本研磨】请补全下面的表格。
原文 | 加点字解释 | 演绎指导 (动作、神态等) |
乃号天顿足 | ① | 孟姜女听到丈夫亡故的消息, 瞬时惊愕悲痛, 嚎啕大哭。 |
负之而归 | ② | ③孟姜女 |
⑵【细节探讨】小杭认为“滴血认骨”的情节缺乏真实性,建议删去。你同意吗? 请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