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3高一上·河南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时期,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思想主张

    思想家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庄子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是以天下庶国,莫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害也”。

    “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百姓“言谈者必轨于法”。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材料二:公元前213年,丞相李斯指出,儒生“不师今而学古”,如不加以禁止,统一就可能遭到破坏,建议除《秦纪》、医药、卜筮、农书以及国家博士所藏《诗》《书》、百家语外,凡私人所藏儒家经典、诸子和其他历史古籍,一律限期交官府销毁。秦始皇支持了李斯的建议。前212年,秦始皇以“为妖言以乱黔首”的罪名,捕捉方士、儒生460余人,并全部坑杀于咸阳。这就是“焚书坑儒”。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中的思想家并填在相应位置上。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焚书坑儒”。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