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社会法治 /
  • 1. (2023八上·金东月考) “国父”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要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革命党人率队直入武昌,进攻总督衙门……各独立省选派代表,制定临时约法,并公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的临时总统。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当帝国被推翻、民国成立之时,孙中山的多数追随者认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他们非常渴望和平,因此不顾孙孙中山的反对,情愿同袁世凯这种毫无原则的人进行妥协,而孙中山得不到多数人的支持,更被认为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 (1) 《民报》是哪一革命政党的机关刊物?从中可知孙中山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 (2) 这场革命的性质是什么?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帝国”变为“民国”?
    3. (3) 对照材料一,运用民国初期的史实反驳材料三中“孙中山的多数追随者认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这一错误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