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九上·天门月考)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问题。

    甲: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乙: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 ①大约公元 728 年,四十岁的孟浩然到长安应进士举落第了,他大为懊丧,想直接向皇帝上书,又很犹豫。这首诗是在这样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南山,唐人诗歌中常以南山代指隐居。这里指作者家乡的岘山。一说指终南山。②北阙:皇官北面的门楼,汉代尚书奏事和群臣谒见都在北阙后用作朝廷的别称。③青阳:指春天。④永怀:悠悠的思怀.

    1. (1) 选出对两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A . [甲]诗是一首投赠诗,意在求仕,作者希望得到举荐,却不直接告白,大方得体。 B . [甲]诗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景象和恢宏气势,后四句借此抒发政治热情和希望 C . [乙]诗是归隐之作,发泄怨恨之情:表面上是自怨自艾,实际上却是怨天尤人。 D . [乙]诗颈联中,诗人借“白发”“青阳”恰切地表现自己想要归隐的迫切心情
    2. (2) [甲][乙]两诗共同的艺术特点是把写景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触景生情,情在景中。请结合[乙]诗具体诗句对这一艺术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