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九上·吉林期中)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 (1)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乡为身死而不受 B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C . 贤者能勿丧耳 D . 故患有所不辟也
    2. (2) 文中蕴含着一个人生准则,请你概括出来。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引出这一人生准则的? 
    3. (3)  第二段列举“行道之人”和“乞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例子,有什么目的?
    4. (4) 孟子认为君子应“勿失其本心”,下面这则链接材料从什么层面来体现君子什么样的品行?请简要分析。

      初十日遂被逮。前一日,日本志士数辈苦劝君东游,君不听,曰:“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卒不去。

      (节选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有删改)

      注:①君:指谭嗣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