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七下·长沙月考) 现代文阅读。

    漫记导师冯骥才

    段茵

    ①毕业后留在导师冯骥才先生身边做事,在我,感觉真正的学业才刚刚开始。在先生身边,看着他待人接物,听他有关文学、文化的夫子自道,跟着他的思维理路做事,解读他的艺术人生,静观他的思想明灭……那真是人生的学业,茫茫没有止境的。

    ②说起先生,可说的很多,不必再说的似乎更多。他是知名的作家、画家、文化学者、教授、博导、国务院参事……有这么一大堆文化身份围着,自然是时间的穷人啦。一天天被协会、媒体、生生熟熟的各界来访者追着、问着、拉着、绑着,不停地考察、开会、论证、演讲、采访,生命的马驹都给时间的栅栏困住了,可他居然在时间的碎片上也开出写作的花来,比如新近获了鲁迅文学奖的《俗世奇人》,比如《西欧思想游记》《俄罗斯双城记》《意大利读画记》都是这样的奇花嘛,这便不得不令人真该感慨了。我们理解他的忙,理解他常常系错扣子或是穿了下摆破了洞的衬衣,尽量避免打扰他,他居然不领情,常常倒打一耙———你得成长啊,要自信啊;对着电脑能做什么学问,那都是死的;得下去跑啊,民间文化要跟大地接地气啊……

    他常常朴实地把学生们比作他的树。或许他不介意我们是花树果树还是藤树,能长成乔木灌木或是檀木,但他绝对介意我们在他的园圃里天天伸胳膊饮日喝风。想想他说的话吧:“我七十五岁了,我还有理想!”先生的话让我们心生惭愧,我们不去追求“理想”还想怎样啊!但是我们这一代人普遍眼高手低,“理想”就像树尖上摘不到的桃子,这又是先生极其看不过的。

    ④先生是经历过基层的人,练就了一身硬邦邦的生活本领,什么泥瓦活儿、木工活儿,生活中的煤、水、电、修车、套炉子样样都通,当年在朝内大街166号人文社借调写作时赶上社里盖楼,他还抬沙拌灰给帮过忙。于是,他便用心良苦地以他的方式医我们的眼高手低病,希望我们能承担起自己的生命重量。我记得有一次自己身体不大舒服,偏偏先生要交给我一堆书和资料,他可以让别人转交的,省事省力,可他不这样。他费了很大的劲儿从自家楼上找出一只“风尘仆仆”的拉杆箱,把资料打包装箱,亲手交给我拉着,并且拒绝在场的人伸手帮忙。我想,这样用心的导师,当今社会怕是真的不多了吧。

    ⑤下午,走进先生的大画室。那儿的光线总是压得低低的。老式唱片机有时缓缓淌出一段肖邦、柴可夫斯基或是约翰•施特劳斯。四壁自然都是书、画、老箱柜和来自民间的各类生动造型——佛头、菩萨、罗汉、天王、民窑青花、布老虎……几捧绿萝静静吮吸着透过窗幕的天光。迎面是一张拥挤不堪的大画案,上面总是堆满了大部头的杂书和民间的物件儿。土陶瓶里插有几只生了锈般的铁青色老莲蓬,笔架上笔筒里胡乱挂着、塞着各式毛笔,青花笔洗和大大小小的碟碟罐罐散落一旁。唯一的空白处露出小半幡旧毡子,地界儿也就只能写写书法或是作小幅的画。

    ⑥每每得了一点空闲,先生就退回到画室角落里的一张藤椅上,就着矮矮的木桌喝一杯牛奶吃一角面包。身后的荆条纸篓个头大得足像个柴筐。凝望着先生,唯有内心的肃然起敬。这时,我们是真的很少打扰他了。

    (摘自《新民晚报》,有改动)

    1. (1) 阅读全文,填写下表。

      所记的先生的事例

      “我们”的感受

      在时间的碎片上开出了写作的花

      惭愧

      用心良苦医“我们”的眼高手低病

      工作、创作繁忙,难得空闲休息

    2. (2) 批注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请自选角度,为文中第③段画线句作一份批注(从句子内容、情感表达或个人心得体会等角度皆可)。
    3. (3)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标题为“漫记导师冯骥才”,选取的事例看似平常细小,实际上更加真实亲切地展现了先生的形象。 B . 本文在叙事中,多处引用了先生自己的话,不仅把先生的形象凸显了出来,同时也变换了叙事的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 C . 文中第④段写冯骥才先生偏偏要交给我一堆书和资料,把资料亲自打包装箱,并亲手交给“我”拉着。写这件事是为了体现先生对“身体不大舒服”的“我”的无微不至的关爱。 D . 文章最后一段写到“身后的荆条纸篓个头大得足像个柴筐”。这一笔含义深刻,映射出先生成功背后的艰辛。
    4. (4) 作者说“毕业后留在导师冯骥才先生身边做事,在我,感觉真正的学业才刚刚开始”可见,先生对作者的影响之大,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冯骥才先生是一位怎样的导师?我国有“严师出高徒,艺精靠磨练”的古训,结合你对原文的阅读体验和下列链接材料,谈谈你对“严师”的理解和感悟。

      【链接材料】不知从何时开始,老师批评学生成了“事儿”。不信,你看最近的新闻:湖北省赤壁市某初中老师,批评了一位逃课去网吧的学生,结果学生高家出走,老师苦寻个了6天,才将其找回。老子管教孩子,老师管教学生,自古以来天经地义,初会学话的小儿都会念“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可现如今,老师批评学生,怎么那么容易“惹祸上身”呢?

      (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01月05日18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