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上·广丰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凤姐听说,便回身同了探春、李纨、鸳鸯、琥珀带着端饭的人等,抄着近路到了秋爽斋,就在晓翠堂上调开桌案。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李纨是个厚道人,听了不解。凤姐儿却知说的是刘姥姥,也笑说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二人便如此这般地商议。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鸳鸯笑道:“很不与你相干,有我呢。”

    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先着丫鬟端过两盘茶来,大家吃毕。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敁敠人位,按席摆下。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众人听说,忙抬了过来。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地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调停已毕,然后归坐。

    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只坐在一边吃茶。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等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他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问刘姥姥说道:“别忘了。”刘姥姥道:“姑娘放心。”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地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犟得过他。”说得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

    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哈哈地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

    文本二:

    一提起刘姥姥,我们眼前就呈现出一个“村气”十足的老妈妈,插了满头的花朵,喝得酩酊大醉,层出不穷地闹笑话。“刘姥姥进大观园”久已成为人们常常引用的语言。

    那么刘姥姥是不是一个大傻瓜呢?作者一入手就说她是一个“久经世故的老寡妇”。她初次见到贾母,立刻想出一种奇特的称呼,她说:“请老寿星安!”多么巧妙而恰当。此后,和贾母的许多对话又多么得体。鸳鸯和凤姐设计取笑她,引起全场狂笑。但事后她对凤姐和鸳鸯说明:“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她为贾母和众姐妹讲乡村故事,什么下雪天一个红衣女孩儿抽柴草,什么九十多岁老奶奶抱孙子等等,完全为了迎合宝玉和贾母诸人的好奇心理。像这样见风转舵、信口开河、投其所好,叫人怀疑她是不是纯粹的农民老妇人所能擅长!

    按照性格,刘姥姥也许是出身于城市居民,她曾有都市生活见闻与磨炼。小市民固然常是身居下层的,但也常会具备庸俗、投机、狡猾、向上爬的品质,否则怎么有胆量到那“天堂”式的贾府去探险?她所谓到城里去“闯运气”“丢老脸”,总是多少有些估计的。当她初闯进大观园,必然有眼花缭乱手足失措的过程,可是略经摸索,就窥见了一些门径。自己目的是明确的,内心是沉重的。作者写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目的在于“告帮”,只是战战兢兢,十分紧张。第二次再来目的本是为了道谢,却不料受到人家的特别“欣赏”和“优待”,要她充当一个鼻子上抹着白粉的“女清客”,结果见机而作的刘姥姥不但大吃大喝,酒足饭饱,还得到许多恩赐的礼物,满载而归。从这方面看来她是的确具有丑角条件的。

    但这并不在于贾府上对一个乡下老太婆“出洋相”的嘲笑。当时林黛玉就不欣赏刘姥姥那一套粗俗的表演,而且一针见血地指出刘姥姥来此大吃大喝的本质,曾讽刺她为“母蝗虫”,黛玉又叫惜春画一张“携蝗大嚼图”,嘲笑贾府贵人们兴趣之卑俗。从我们读者看来,刘姥姥既不是一个油嘴滑舌的骗子,也没有像某些贪利受辱的人们在王凤姐面前“跪着打磨旋儿”。二进荣国府的时候,王熙凤要刘姥姥为自己女儿取个名字,说要靠靠老人家的福。这是作者预先安排下将来荣国府溃败时巧姐被卖出去投靠了她的故事。到那时,只有一个刘姥姥是有义气,敢担当的。到那时,刘姥姥的面貌就一点也不滑稽了。这足见作者既揭出了刘姥姥的自觉扮丑角为人帮闲凑趣的一面,也指出刘姥姥平日生活并非丑角的一面。

    刘姥姥在《红楼梦》主题中看来不重要,就是不写这个人物,对于整部故事的发展也并不生什么影响。是不是作者出生贵胄,享惯荣华,后来又受尽贫穷无援之苦,既知深锁朱门的生活空虚,也深知一切小人物的哀愁。于是让读者从刘姥姥的眼中看到了富贵豪门之奢侈浪费,饱暖无聊,不自知惭愧,反以穷人开心。试看贾府那些高贵的老太太、太太们以及那些有权有势的管家奶奶们,又谁能像刘姥姥这样心地淳厚?作者用这样一个乡村老妇人和那么多的城市贵妇人来对照,刘姥姥就成为贾府的一面镜子。

    (摘编自王昆仑《刘姥姥是丑角吗》)

    1. (1)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凤姐与鸳鸯定计捉弄刘姥姥,既反映了凤姐善于逢迎、讨好贾母的一面,又突出了她的阴险狡猾。 B . 文本一在细节处彰显匠心独运,通过箸、桌、漱盂、麈尾等餐饮用具,反映了贾府奢华、排场的生活。 C . 刘姥姥进荣国府,给生活沉闷空虚的贾府带来些许生气,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刘姥姥的聪明能干。 D . 曹雪芹用白描手法绘了一幅“群笑图”,八位主子各具笑态,展现了人物的不同的处境、身份和性格。
    2. (2) 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刘姥姥进大观园”指没见过世面的人来到陌生的花花世界,以讽刺人的见识短浅,与文本二观点一致。 B . 城市居民出身的刘姥姥,具备了小市民庸俗、投机、狡猾、向上爬的品质,所以才敢去贾府“告帮”。 C . 刘姥姥在荣国府看似滑稽的表演,与贾府溃败时收留巧姐的情节相得益彰,使刘姥姥的形象丰满动人。 D . 曹雪芹借刘姥姥这个人物,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慨,即使不写刘姥姥,对《红楼梦》的主题也没有影响。
    3. (3) 请从文本—最后一段选取两人,结合其“笑”辨析人物特点。
    4. (4) 王昆仑认为刘姥姥具备丑角条件,赢得了贾府的欣赏和优待,请结合两则文本概括其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