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时间(节选)

    季羡林

    ①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在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它那里一跳,我的心就一跳。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指的是水。水永远不停地流逝,让孔夫子吃惊兴叹。我的心跳,跳的是时间。

    ②水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时间却看不见,摸不着,它的流逝你感觉不到,然而确实是在流逝。现在我眼前摆上了座钟,它的秒针一跳一跳,让我再清楚不过地看到了时间的流逝,焉能不心跳?焉能不兴叹呢?

    ③远古的人大概是很幸福的。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根据太阳的出没来规定自己的活动。即使能感到时间的流逝,也只在依稀隐约之间。后来,他们聪明了,根据太阳光和阴影的推移,把时间称作光阴。再后来,人们的聪明才智更提高了,用铜壶滴漏的办法来显示和测定时间的推移,到近代人类发明了钟表,把时间的存在与流逝清清楚楚地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

    ④其实,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大自然早已把虚无缥缈的时间用具体的东西暗示给了人们。比如用日出日落标志出一天,用月亮的圆缺标志出一月,用四季标志出一年。在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眼中,时间具有另外的意义。他们说,大千世界,人类万物,都生长在时间和空间内,而时间是无头无尾的,空间是无边无际的。

    ⑤生与死也属于时间范畴。随着座钟秒针的一跳,我自己就长了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那么一点点。同时也就是向着死亡走近了那么一点点。不但我是这样,现在正是初夏,窗外的玉兰花、垂柳和清塘里的荷花,也都长了那么一点点。不久前还是冰封的湖水,现在是“风乍起,吹皱一池夏水”,波光潋滟,水色接天。岸上的垂杨 , 从光秃秃的枝条上逐渐长出了小叶片 , 一转瞬间,出现了一片鹅黄;再一转 , 就是一片嫩绿,现在则是接近浓绿了。小上原来是一片枯草,“一夜东风送春暖,满山开遍二月兰”。今年是二月兰的大年 , 山上地 , 只要有空隙,二月兰必然出现在那里。座钟的秒针再跳上多少万次 , 二月兰即将枯萎,也就是走向暂时的死亡了。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方生方死。这是自然的规律,不可逆转的。

    ⑥人待在人间,就必须受时间的制约。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如果想不通我在上面说的那一些并不深奥的道理,时间就变成了枷锁,让你处处感到不舒服。但是,如果真想通了,则戴着枷锁跳舞反而更能增加一些意想不到的兴趣。我自认是想通了。现在照样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但是我的心却不跳了。我觉得这是时间给我提醒,让我知道时间的价值。

    1. (1)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虚无缥缈:

      波光潋滟:

    2. (2) 品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在具体细致的描述中表达内心感受的。

      ①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联系上下文,我们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

      作者在这里引用孔子的话其实是在提醒人们

      ②“现在我眼前摆上了座钟,它的秒针跳一跳,让我再清楚不过地看到了时间的流逝,焉能不心跳?焉能不兴叹呢?”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作者

    3. (3) 读文中画线的优美语句,填空。

      这几句话抓住本段中“”这句话来展开描写。岸上的变化写的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写的是生命凋零死亡的过程,也是时间流逝的过程。作者以平静的心态面对生与死,感叹时间的流逝是

    4. (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作者认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古人很幸福,表明了对现代快节奏生活的厌弃。 B . 第⑤自然段对初夏景物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对死亡这一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的深度感伤。 C . “人待在人间,就必须受时间的制约。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这两句话写出了作者对时间的认识。 D . 作者开篇引用孔子的名言,把水和时间联系起来,既是引出下文的思考,又是对全文的总结。
    5. (5) 文章开头说秒针“一跳,我的心就一跳”,结尾则写到“秒针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但是我的心却不跳了”。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