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七上·黄埔期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枣儿红了

    徐妮

    ①远离故乡,在城里生活了二十年。如今再回故乡时,本想看看记忆中的那一树枣儿。只可惜,我走遍了方圆几公里,眼看着圪(gē)梁上满山的枣树,却寻不得几颗红枣。

    ②枣树为什么不结枣了?我心中泛起一阵疑虑。是因为干旱吗?是冰雹打了吗?是生害虫了吗?显然都不是。再仔细瞧那一片片的枣树地,长满了杂草。哦,我这才有些明白了。是啊!人们都去城里了。

    ③记忆中,人们还在农村的时候,每到枣儿红了的季节,满山的枣树,漫山的枣红。那一串串红彤彤的枣儿挂满了一树又一树,枣树的主家带着妻儿老小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地打着枣儿,拾着枣儿,吃着枣儿。笑盈盈的声音总是在山里一阵又一阵地荡漾着。

    ④我们老家山上的树很多,有榆树、槐树、柏树,而我最喜欢的还是枣树。在我看来,这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树都不及老家的枣树,也没有任何一种果实能比得过故乡的红枣。

    ⑤老家的枣树,是奶奶年轻时回乡当村支书的年代带人栽起来的。有思想有干劲的奶奶还带人修起了一垄垄的梯田,那是黄土高原上最美的褶皱。接着,不只是山坡上长满了枣树,就连梯田上也栽种了一株株嫩绿的枣树苗。后来,枣树长大了,结枣了,奶奶乐了,乡亲们也有大红枣吃了。

    ⑥几十年来,父辈们悉心地照料着枣树。 春天枣花溢出来后,父辈们开始给枣树剪枝、施肥、除草;夏天要有足够的雨水,秋天枣树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最担心的就是夏天的雷雨,千万不能下冰雹。要是下了冰雹,枣儿就会被一个个击打到地上,人们的心也会跟着颤抖,会绞痛。那可是一年的希望啊,地里的粮食除了绿豆值当点,一家子就靠着秋天这枣儿红了卖几个钱,供孩子们读书,上学。

    ⑦秋天终于盼到了,一颗颗青色宝石慢慢变红。起初是枣头开始染上一点红晕,我们把它称之为“红眼圈”,接着是半身红,随后是全身红,我们称之为“满身红”。摘一个又大又红的枣儿咬一口,爽脆酸甜,怎一个清香了得。最后红遍全身之后,枣儿会慢慢变软,我们称之为“糖心枣”,也代表着枣儿真正成熟了。偶尔会见到一个长着鹰钩的枣儿,我们称之为“鼻鼻枣”。放眼望去,沉甸甸的枝头上,一颗颗红宝石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展示着她的珍贵与美丽。

    ⑧关于枣儿的乐事,真是一箩筐都盛不下。要说最有意思的还是打枣。在去往枣树地的路上,一根打枣用的长棍,中间穿上几个捡枣用的篓子,两个小孩头一个,尾一个抬着走。几只篓子随着他们轻快的步伐,左一下右一下晃悠着,真是有趣。打枣是大人们的事,捡枣还是得看孩子们。挑两个一样的篓子,一人占领一块儿地。比赛开始后,孩子们的双手像是装了机关一样变得十分灵活,一篓子,一袋子,一车子。太阳快要落山了,大家伙儿手脚的动作不由得慢了下来,是又冷又饿又累呀,但又想想大人们说的话:今年的枣儿可以卖上好价钱。于是,那股干劲又来了,尽快捡……明天还要去另一片枣树地,打了枣儿好卖钱交学费。

    ⑨可此刻,当我再想去那片枣树地捡枣时,却怎么也寻不到枣儿。一代代人都远离了故乡,他们带走了光阴,却带不走那一片片黄土地,带不走那一颗颗红枣树。

    ⑩而今,枣儿又红了,可是去哪里寻它们呢?

    (选自《南方农村报》,有改动 )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细致地描写了乡亲们在故乡打枣、拾枣、吃枣、卖枣的情景。 B . 作者回到故乡却寻不到记忆中的“枣儿”,因此感到疑虑和感伤。 C . 身为村支书的奶奶当年带人栽枣树、修梯田,是为了乡亲的生计。 D . 文中回忆了关于枣儿的乐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乡村生活的怀念。
    2. (2) 根据提示,结合上下文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放眼望去,沉甸甸的枝头上,一颗颗红宝石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展示着她的珍贵与美丽。(从修辞的角度)

      ②几只篓子随着他们轻快的步伐,左一下右一下晃悠着,真是有趣。(从用词的角度)

    3. (3) 文中说“后来,枣树长大了,结枣了,奶奶乐了,乡亲们也有大红枣吃了。”结合上下文展开想象, 写出奶奶“乐”的心理活动。
    4. (4) 文章结尾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方面简要分析其妙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