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是国家的脊梁,文学作品中有很多令人敬佩的军人形象。阅读文章,完成18-21题。
极限降落
孙利波
①夜深了,西部战区某旅的高原驻训地一片宁静。
②上等兵许耀文在行军床上躺了很久,听着风轻刮帐篷的声音。“伞包无法正常打开怎么办?”“不,不会的,伞衣叠得够平滑够整齐,每个步骤我都严格检查过的。”虽然对自己的叠伞标准足够自信,许耀文的脑海里还是不时冒出这样奇怪的念头。他平躺、侧卧、斜身,辗转反侧。
③天亮后,许耀文要和战友们去执行一次特殊的伞降任务。伞降地域的海拔高度达到4500米,是他们旅迄今海拔最高的低空跳伞。对于依靠空气阻力支撑的伞降训练来说,高原与平原的境况大不相同:高原空气稀薄,降速更快,难度与危险系数远大于平原。为了完成这次任务,许耀文和战友进行了两个月的强化训练。仅一个落地动作,就要按照标准要求,一次次从两米多高的模拟平台上跳下。每天如此,整条腿肿痛得厉害。“三肿三消,冲上云霄。”一次次消肿后,许耀文感觉自己练就了一双“铁腿”。
④战友们的阵阵鼾声传来,许耀文想起自己新兵时初次跳伞的情景。从直升机内跳出时,他不小心被机舱门刮了一下,导致身体姿态不太规范。伞包打开后,他一遍遍尝试拉动操纵杆调整伞的平衡,但是在强气流的干扰下效果甚微。落地时,在降落伞的拖动下,他仰面拍在了地上。想到这里,许耀文似乎感到一丝痛感从臀部袭到了腰部、背上、手臂。
⑤在挑战极限海拔跳伞前的这一夜,这些念头总是不知疲倦地干扰着许耀文,说不清是紧张还是兴奋。许耀文知道这些想法纯属杞人忧天,甚至有些好笑。他尽量让自己静下心来,把空中特情的处置方法又默想了一遍。
⑥慢慢地,睡意袭来,在战友的轻声呓语中,他渐渐沉入梦乡……
⑦清晨,伴随着清脆的哨音,许耀文腾地从床上跳起来。迅速穿衣,请领武器,整理装具。十分钟后,许耀文昂首站在集合的队伍中,准备奔赴几十公里外的伞降场。
⑧天色渐亮,运兵车颠簸前行,许耀文透过车窗望去,路边的簇簇枯草上挂着晶莹的霜花,一缕阳光把远处连绵的雪峰渐次抹红,天地间变得亮堂起来。
⑨运输直升机掠地而起,徐徐升至400米空中。淡淡的云翳触手可及,许耀文的心脏扑通扑通地跳。当看到远方群山间一泓蓝得出奇的湖泊,凝望着苍穹下朦胧的仙境时 , 他的心忽然安稳下来。
⑩“全队注意,2分钟到达预定着陆地域,做好离机准备!”架次长的指令传来,许耀文立即坐直身子,托了托胸前的伞包,握紧手中的自动步枪。
⑪“挂拉绳弹簧钩!”许耀文起立的同时将弹簧钩挂在钢丝绳上。
⑫“准备离机!”许耀文夹紧双臂,抱紧伞包,上体前倾,缩紧身体,目视机舱口。
⑬“离机!”许耀文一跃而出——这是他在地面训练模拟过上千遍的动作。
⑭急速下坠,冷风扑面,眉毛上似乎凝结了冰晶,许耀文胸口很闷。2秒钟后,降落伞包哗地拉开,下坠瞬间陡然变成慢动作。伞衣雪莲般绽放在碧蓝的天幕上,许耀文一边操作操纵杆,一边观察左右伞员,朵朵伞花呈现出完美的队形。往地面看去,高原的脉络毫无遮掩地呈现在眼前,大地闪着金光。地面越来越近,许耀文保持着规范姿势,稳稳落在预定区域。
⑮“完美!”扩音器里传来总教练赞许的声音。
⑯许耀文迅速解脱伞具,完成隐蔽伪装,和战友们采取战术队形向“敌”目标实施破袭行动。阳光洒在他们涂满伪装油彩的面颊上,许耀文萌生了一种冲动,他想纵横莽原,他想挺立山巅,他想穿越风雪!
⑰在高原阳光的沐浴下,他期待着下一次新的“极限降落”。这期待,像高原上对呼吸的渴望一样,迫切而热烈……
(选自2023年1月9日《解放军报》,有删改)
链接资料一:
降落伞采用的是空气阻力原理,在相同伞衣面积和挂载相同重量的情况下,空气密度越大,降落伞所产生的阻力就越大,降落伞下降速度就越慢;反之,空气越稀疏,降落伞产生的阻力越小,下降速度越快。
(节选自秦杰杨建岭《<真男>新兵的遗憾:“着陆场风大”,不能跳?》,有删改)
链接资料二:
如果按高度来划分,2500米以上的跳伞为高空跳伞,2500米以下的为低空跳伞,而1000米以下的为超低空跳伞。如果跳伞高度仅仅1000米,留给特种兵的开伞时间不足8秒钟。
(节选自夏阳《特种兵成建制高原低空伞降“高难”“精准”!》,有删改)
①人物的内心能通过环境展现,请结合第⑨段画横线句子进行阐释。
②动作能展现人物内心变化,丰富人物形象。请结合以下语句具体分析。
第②段:他平躺、侧卧、斜身,辗转反侧。
第②段:许耀文夹紧双臂,抱紧伞包,上体前倾,缩紧身体,目视机舱口。
小说主人公许耀文体现的“四有”品质中,哪一方面最激励你?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你的经历写出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