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一】
①中国传统社会是礼制社会,当代社会是法治社会。传统礼仪如何融入当代社会,服务日常生活,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我们可以从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实践中探讨转化创新的路径。
②第一,人情社交礼俗传统的当代传承与转化。乡土文化是传统中国的根性文化。在乡土共同体中,为了维护生活伦理与基层社会秩序,人们相互激励,相互救助,形成特定的守望相助的人情互惠关系。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已经越过了家庭与村落范围,人际关系也发生重大变化,但红白喜事中的人情社交礼俗传统仍然普遍存在。我们要A.融合现代公益慈善与志愿服务精神B.特别是要让远离故乡的新城市人在城市住宅区获得家园感C.以人情社交礼俗传统为基础D.重建家庭、村落、社区的亲密关系。
③第二,人生礼仪传统的当代传承与转化。在人生礼仪上,传统表现比较活跃。诞生礼、满月礼表达的是对新生命诞生的喜悦与祝福,周岁礼充满了对幼儿未来的期待。一些地区在幼儿上学之际,要举办开笔礼,幼儿学写的第一个汉字是“人”,一撇一捺支撑起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将教化的理念渗入到礼仪中。传统的成年礼也不同程度存在着,当代社会则通行十八岁成年礼,时间往往和特定历史事件相结合,将个体生命的成长与国家历史命运的记忆相结合,唤起受礼者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从小家庭走入大社会。婚丧礼仪是人生的重要礼仪,仍然活跃存在于当代社会,但村落、社区大都建立了红白理事会,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在节约人力、物力,突显现代文明礼仪上,各地有许多新尝试。
④第三,节日礼仪的回归与更新。岁时节日为人们回归传统提供了时空平台,人们在节日中体验、享受与传承传统。春节回家团圆,敬拜祖先,强化家庭伦理与情感;清明祭祀先人与先烈,通过虔诚的礼仪传承家国情怀;端午纪念屈原,强化人们的爱国精神;中秋的赏月与团圆礼仪让自然与人伦传统得到强化;重阳节是中国的敬老节,重阳敬老祈寿的礼仪传统在当代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
⑤第四,当代公共生活礼仪传统的传承与创新。在国家重大政治生活领域与重大节庆场合,传承与弘扬传统礼仪文化,可以有效地展示社会政治伦理,催生民族认同感,树立国家文明形象,体现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当代公共生活中的礼仪礼典,有任职宣誓仪式、元旦和春节致辞、先烈纪念日和清明节的祭扫活动等。特别是针对人民遭遇过的重大灾难,举行肃穆庄严的全国哀悼活动,比如,____。举行这种顺人心合人情的仪式,不仅为牢记苦难、凝聚民心提供了重要精神助力,而且提升了国家的文明形象。
⑥丰厚的传统礼仪文化,构成了五千年文明国度的文化特征,也构成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文化基础。
(摘编自 萧放《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实践》)
【资料二】
清明节,又称祭祖节、踏青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早期人类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传统礼俗主题,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和谐合一的思想,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在广东,清明节是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一些地方自古就有举办清明会、吃清明宴的习俗。广东人对祖先非常重视,对于宗庙、祠堂、祖墓的祭祀,历来被看成头等大事。每逢清明,全族男女老少不管身在何处,大都赶回老家一起拜祭祖先,场面宏大,热闹非凡。广东有“踏青”与“行清”的说法。“踏青”是亲近自然的郊游活动,“行清”则是一族人同去拜山。拜山时,先将祖墓周围的杂草清除,然后摆上祭祖金猪、鸡鹅鱼肉、鲜果糕点、酒水等供品进行拜祭。完成仪式后,切烧猪配以果点就地野餐,或者回家全族聚宴。
(材料编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