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熙宁二年,安石拜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 , 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天下。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帝曰:“今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宫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监安上门郑侠上疏 , 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

    (摘编自《宋史·王安石传》)

    材料二: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今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 B . 今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 C . 今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 D . 今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参知政事,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等合称“宰执”。 B . 经术,指经学,注解诸子百家经典、阐明书中蕴含的义理的一种学问。 C . 上疏,指臣下向皇帝进呈奏章。此处的“疏”和《谏太宗十思疏》的“疏”同义。 D . 膏泽,常用意义有两个,一是滋润作物的及时雨,二是恩惠、恩泽。文中用作动词,指施恩惠。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安石见解独到。他认为经术是用来处理时务的,世人之所以认为经术不能用于处理时务,是因为后世的读书人大都是庸俗的。 B . 王安石勇于变法。熙宁二年,他回答皇帝说,改变风俗、建立法令制度是当时最急迫的事情,神宗认为他说的是正确的。 C . 王安石固执己见。他遇事不管对错都坚持己见,甚至有人对他说天灾不足以畏惧,祖宗不足以效法,人们的议论不足以忧虑。 D . 王安石富有担当。他改革社会因循苟且的不良风气,把能否帮助皇帝大有作为和让老百姓得到好处作为评价自己的标准。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