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一上·柯桥期末)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谏逐客书(节选)

    李斯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材料二:

    范雎说秦王(节选)

    秦王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

    范雎谢曰:“非敢然也。臣闻昔者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若是者,交疏也。已一说而立为太师,载与俱归者,其言深也。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即使文王疏吕望而弗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也。今臣,羇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臣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者是也。

    “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弗敢畏也。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五帝之圣而死,三王之仁而死,五霸之贤而死,乌获之力而死,奔、育之勇而死。死者,人之所必不免。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蔆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闾为霸。使臣得进谋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不复见,是臣说之行也,臣何忧乎?箕子、接舆 , 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无益于殷、楚。使臣得同行于箕子、接舆,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

    “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终身暗惑,无与照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节选自《战国策·秦策》)

    【注】①箕子、接舆:箕子,商纣王的叔父,封于箕(今山西太谷东北),因谏纣王而被囚禁。接舆,春秋楚隐士,人称楚狂,曾唱《凤兮》歌讽劝孔子避世隐居。据史籍记载,箕子、接舆都曾佯狂。②太后:指秦昭王之母宣太后。秦武王举鼎膝部骨折而死,子昭王即位方十九岁,尚未行冠礼,宣太后掌握实权。

    1. (1)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

      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A也B知今日C言之于前D而明日E伏诛于后F然臣弗敢G畏也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五帝三王,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即夏禹、商汤和周武王。 B . 黔首,指平民、老百姓,是中国战国时期和秦代对平民的称呼。黔,黑。平民百姓以黑巾覆头,故称“黔首”。 C . 跽,挺直身子站起来。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要起身需先挺直身子,与《鸿门宴》中“项王按剑而跽”的“跽”含义不同。 D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至亲,与《谏太宗十思疏》中“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的“骨肉”含义相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运用了史实论证、类比论证、假设论证等论证方法,正反面结合来劝谏秦王应当废逐客令。 B . 材料二中范雎认为臣子固有一死,如果死亡和受辱可以对秦国稍有些益处,臣子就没什么可担心顾虑的了。 C . 材料二中范雎指出秦王目前陷入被孤立的境地,原因在于对臣子们不够信任,长此以往可能导致王室覆灭。 D . 材料二中范雎在“何患乎”“何忧乎”“何耻乎”的层层叙述中展示自己的忠心,劝谏语言委婉周密,恳切动听。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②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

    5. (5) 自古以来如何处理君臣关系都是治国理政绕不开的话题,请结合材料,简要阐述李斯和范雎各自论述的侧重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