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19世纪中期起,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慢略,争取民族独立,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

    材料一: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材料二: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随后,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垂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来竞之功。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材料五: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1. (1)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例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用或民用企业。你认为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只能“勉强涂饰,虚有其表”的原因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允许官民上书言事”中的“民”主要指哪一群体?
    3. (3)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有哪些?“三民”指什么?列举他的一件“未竟之功”?
    4. (4) 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陈独秀认为哪两种方法可以救治中国?
    5. (5) 阅读以上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